-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意愿低落的孩子.doc
個案研究—一位低成就的孩子 曾千瑜
序論
個案基本資料
一、姓名:○○○ 二、年齡:8歲 三、性別:男 四、班級:吉峰國小二年2班 五、學前教育:曾進幼稚園一年 六、父母關係:分居 七、家庭氣氛:不和諧 八、父母管教方式:皆為放任式 九、生活適應:
生活習慣—懶惰
人際關係—合群
外向行為—好遊蕩
內向行為—情緒穩定
學習行為—被動馬虎 十、輔導紀錄:父母已分居,孩子與父同住,但不讓母回去看孩子,所以常利用上課時間來學校找孩子,母常以物質來滿足孩子。一下中就停止上安親班,字越來越潦草,學習也不認真,父親想到才關心一下,但是乎也沒盯著,所以表現退步許多。
研究動機與目的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但總有一部分的孩子無法達成,尤其教育環境在回歸主流的體制下,班上不免有特殊兒童—身心障礙造成學習困難者,教師教學的更為沉重了,當然也有智能正常,但其學業成績表現水準明顯低於其學習能力所可表現者,即所謂低成就學生(underachievers)。
低成就的問題,例如:「如何提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成效?」等等,是家長與教師均普遍關心的問題,如果能改善與提升這些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那麼教師的教學會更為順利,學生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能樂於學習,這就是學習的目的。
所以,我選擇班上的一位低成就的孩子,做為個案研究,希望能從中了解低成就的成因,更能找出一些解決方式,在將來能妥善運用。
研究問題
造成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因素為何?
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名詞解釋
學習(learning):依心理學的定義,學習就是個體透過經驗或練習而改變其行為的歷程(吳永吟等,民82)。
低成就學生(underachievers):指一特殊類群的學生,其學業成績表現低於其實際學習能力所能表現者。在此指限於無感官知覺障礙的一般低成就學生(吳永吟等,民82)。許多學者也曾經對於低成就的意義加以闡述,簡單介紹如下:
(引自.tw/se/low/low1-2.htm)
學 者 對於低成就兒童的定義 吳武典(民74) 所謂低成就者係指那些成就水準顯著低於能力水準者,也就是指那些在智力測驗上有高表現,而在學業方面有低表現者。通常我們所說的「夠聰明而不夠努力者」,就是指低成就者。 林美和(民66) 成就低劣者的智力正常,可以學習的很好,但是事實上他們在學業上的成就卻極為低落,因此形成潛在學習能力與實際學習效果的極大差距,這個差距通常在兩三個學年以上。 郭生玉(民66) 低成就學生,係指成就在其能力之下,亦即依據智力或性向預測其應有某種程度成就。但實際成就卻顯著低下許多。 郭為藩(民72) 所謂低成就者,係指個人之學業成就顯著低於其潛在的學習能力或智力者。造成低成就的原因可能是情緒、動機、焦慮等,而非智力的因素所造成。 黃瑞煥、詹馨(民71) 低成就學生是指那些學業成就與學習能力相較,其學業成績顯著低於其能力所應達到的水準。使得低成就學生成績低劣的原因是由於他們有某些學習障礙存在。這些學習障礙,可以透過教育診斷,然後施予補救教學而予以改進。 楊坤堂(民84) 低成就學生在學校生活上所遭遇的主要困難是學習問題,學習問題係指個體由於學習能力、學習意願、學習策略或學習機會的欠缺或不足,以及學習環境中的教學不當,而導致個體在學習過程(或活動)中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學習,並造成學習結果(或成就表現)顯著低於其實際能力的現象。 盧富美(民65) 所謂低成就兒童,係指成就在其能力之下者。亦即根據智力或性向預測其應有某種程度之學業成就,然其實際成就卻顯著地低下許多。其與成就低劣兒童有別,蓋後者僅視其表面的成績低下,而不考慮潛在能力的狀態。 R.M.Goldenson(1970) 低成就學生是指學業成就與能力相比較,學業成績顯著低於其能力的學童,亦即學習成果未達與其能力相符合的水準。
動機:動機是一種隱藏在個體內部的力量或對目標的迎拒力,在一些需要的推動和目標的吸引之下,我們就會採取某些行動,我們這種被需要驅使以及目標吸引的行為模式就是動機(吳永吟等,民82)。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分為兩部分,一為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一為如何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第一節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
一、學習動機目標導向的內涵(鄭芬蘭,民88)
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因目標的性質而有所不同;因為不同的目標促使個體採取不同的動機信念與相關的行為表現,這就是目標導向(goal orientation)概念的由來。
二、學習動機目標導向的分類(鄭芬蘭,民88)
學習的目標導向(learning orientation):學習動機來自學生想把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