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王红阳.doc-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大连理工大学.doc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所在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设岗学科及研究方向:
竞聘专业技术岗位:
姓名:
填表日期:年 月日 大连理工大学
20年月制
姓 名 王红阳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2-05 政治面貌 党员 专业技术
职务 讲师 任职时间 2010.12 进校时间 2010.12 出生地 辽宁省沈阳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时间 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2010-12 最后学位、毕业学校、专业、时间 博士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2010-12 从事专业 焊接技术与装备 本人所在
队伍情况
(填写姓名)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高工) 讲师(工程师) 其他 刘黎明 宋刚、张兆栋 学习简历及工作履历(竞聘副教授岗位人员须填写工程实践经历):
学习简历
2000.09-2004.07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学士
2004.09-2010.12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直博) 博士
工作履历
2010.12-2013.03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师资博士后
2010.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13.06-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生导师
参加工程实践时间: 2012年04月至 2013年12月 工程实践所在企业 中桥硅谷园科技开发(营口)有限公司 工程实践研究项目 辽宁省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项目 二、学术贡献、创新成果、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 本人2010年12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3月-2013年3月开展师资博士后工作,2013年4月升职为讲师,作为刘黎明教授负责“先进焊接技术平台”的核心人员,主要开展轻合金异质结构焊接技术及应用研究。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教学工作
2012-2013年负责本科认识实习工作,合计32学时,63人
作为项目参加人参加2011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
在2013, IF:2.92)等加拿大森大学终身教授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13, IF: 2.01)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2013. IF:7.48),发表关于激光加工的综述性文章,对申请者开展的激光胶接焊技术进行全面介绍;德国 Univ Bayreuth(拜罗伊特大学)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终身教授Glatzel, U在焊接制造领域权威期刊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 引用申请者4篇论文,证明其研究成果。
拓展高能束胶焊技术应用领域,实现了镁合金和钢铁及铝合金钢铁等轻合金与异质结构高性能连接。
提出了基于复合中间层设计的高能束胶接焊思想,建立了新型复合连接结构,应用该方法使得异质轻合金的连接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上述成果为核心内容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
开展镁合金、铝合金等轻质合金与黑色金属连接技术研究,镁合金和钢铁的连接性能达到镁合金母材的90%以上,构件力学性能达到工程应用水平,相关研究成果被作为中-美-加“镁质车体前端结构研究与开发”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技术进行介绍;
在激光胶接焊的基础上,将胶粘剂引入到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提升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的焊接能力,满足轻合金与异质结构的焊接需求,以上述成果为主要创新点之一,获得2012年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申请者排序第四).
高端焊接技术及成套装备应用
(1)围绕高端焊接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展基础焊接技术研究及装备设计制造
申请者积极配合团队负责人开展高端成套焊接装备推广应用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低能耗激光-电弧复合柔性焊接装备集成技术”项目,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国内知名院士专家鉴定,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低能耗激光-电弧复合柔性焊接技术”属于国际首创;
(2)开展大气环境钛合金结构件焊接应用研究
申请者发现了大气环境下钛合金焊接过程的氧化机理,保护气体浓度及状态对钛合金焊缝表面及背面氧化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控保护气流动方式及流动速度,实现对钛合金T型结构件的有效保护,提高钛合金结构件的整体性能,开发大气环境下成套钛合金结构件焊接保护装置,相关研究成果在飞机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