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讲解.doc

2017届高三历史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空观念和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以2016全国卷一和福建省2016年单科质检试题为例 一、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诠释 古今贯通,就是纵向理清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中外关联,就是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是新课程体系的另一新亮点,也是高考的重点,使我们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整体把握。 符合当前高考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2016年福建省单科质检解读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外国传教士和商人进入上海,为传播福音,创办报刊,传入了西方的活字印刷术。国人受到西方科学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也纷纷设立出版社、报馆,传播西方新知。因出版事业有利可图,上海新开设之书店如雨后春笋,均采用西法印书,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中心。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多数中文报纸已经改用铅字印刷。差不多在19世纪80年代,金属活字已经在中国——据韩(1)与唐代宋代印刷业材料一概括。(分)(2)近代以来,西方传入的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取代了传统印刷并得以广泛应用。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分)(3)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的应用。(分)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荷兰的私有商业公司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尤其是东印度群岛。在此,他们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 材料二 ——(美(1)根据材料一概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2)根据材料,分析清代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3)指出上述两个机构属性简析对产生的影响。 【知识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海禁”政策 【试题解析】(1)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材料一关键信息:“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可见它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可见它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赢利丰厚。 (2)清代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原因,材料二关键信息:“政府派遣的一名官员来掌控监管”“掌握外来商船的税收”,垄断对外贸易,增加税收;“也负责让洋人们行为符合规矩”,维护天朝上国权威;结合教材内容,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护专制统治,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等方面分析。 (3)第一小问属性,存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殖民贸易机构和封建专制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的区别。第二小问影响,前者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荷兰商业大国的崛起,后者导致中国落后世界潮流。 【答案】(1)特点: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势力范围在东南亚;排挤竞争对手;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作答时,不得照抄材料。若照搬材料,最多给3分) (2)原因:监管、垄断对外贸易;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维护专制统治;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天朝上国权威。(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3)属性:前者属于资本主义早期殖民贸易机构;后者是专制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4分) 影响:前者加速了荷兰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荷兰成为17世纪的殖民霸主。后者限制了中外交流,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4分) 三、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有关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试题: 年份 考查内容 所属类型 2011 春秋战国至近代的官员选拔观念变化。 古今贯通 2012 近代以来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变化。 古今贯通 2013 春秋战国至近代海洋利用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古今贯通 2014 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对比: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中外关联 2015 儒家文化的演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古今贯通 2016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古今贯通 【20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