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糯性谷子新品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产优质糯性谷子新品种.doc

高产优质糯性谷子新品种 张谷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潘忠 徐娅梅 缪纯庆 郭建伟 王增辉 王勇 王娟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张掖734000) 摘要:张谷8号是以M(黄系4/美2号)为母本,以V82-6(黄系4/小粘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MV82-6。该品种早熟、富硒、糯性、高产、稳产、适应性广。201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编号:甘认谷2016003。 关键词:谷子;张谷8号;糯性;选育;栽培技术 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兴起小杂粮热,特别是小米深受人民的青睐,由于谷子耐旱耐瘠,适应性广,既可在我区海拔2100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冷凉山地上种植,又适宜于生产条件差的旱薄地和新垦荒地上种植;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总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谷子种植面积随着市场需求和我市干旱半干旱区水源调配逐年增加。急需选育出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谷子品种,张谷8号就是利用高蛋白雄性不育系与糯性谷子新品系杂交,进行田间筛选与鉴定,选育出早熟、丰产、优质、糯性谷子新品种。 选育过程 张谷8号是张掖市农科院谷子课题组于2000年采用常规育种方法,用高度雄性不育系M为母本,该不育系蛋白质含量21.04%,根系 作者简介:潘忠(1962-),男,甘肃民勤人,大专学历,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谷子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Tel E-mail:gsnkspz@163.com 发达,核型雄性不育,生长健壮,生命力强,杂种优势和杂交亲和性显著超过了黄系4;V82-6为父本,父本是从黄系四与糯性小粘谷杂交高代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的糯性谷子新品系,遗传配合力强,综合性状好。 2000年7月配置杂交组合;2001-2002年回交转育提高糯性谷子蛋白质含量,2003-2007年选择优良稳定糯性株系,编号MV82-6;2008年参加院内高代品系鉴定试验;2009~2010年提升进入品种(系)比较试验,表现农艺性状好,产量高;2011~2012年在张掖市各县区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表现较好;2013~2015年甘肃张掖市海拔2100米以下生产示范。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生育期116d。株形紧凑型,成株叶片数15片,幼苗叶鞘、叶片为绿色,叶长40.3cm,叶宽2.6cm。株高126.8cm, 颈粗0.8cm。茎基绿色。穗型纺锤型,穗长26.5cm,穗粗2.6cm,谷码数68个,籽粒卵圆形、黄色,千粒重3.6g,籽粒容重603.6g/L,穗重19.6g,穗粒重16.5g,出谷率84%,空壳率6.5%,秕谷率3.8%,颖壳黄色,小米为乳黄色。 2.2 品质性状 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测试:该品种,硒(以Se计),含量0.054mg/kg,粗蛋白含量11.75%(干基),支链淀粉含量98.16%(占淀粉),粗脂肪(干基)4.14%,赖氨酸含量0.24%(干基),胶稠度180.0mm,维生素B1 0.42mg/100g。适于制作中国的传统食品和深加工食品,如煮粥、酿酒、小米酥等,特别是该品种硒含量较高,具有防癌抗癌功效。 2.3 抗逆性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系株高随肥水条件变化不大,矮秆节水、抗旱、耐瘠。2014年,甘肃农科院植保所在张掖市的甘州区安阳乡苗家圃村、民乐县顺化乡新天乐村、山丹县清泉村等地对黑穗病进行了田间调查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张谷8号田间未发现谷子黑穗病,对谷子黑穗病表现为田间抗病;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抗性将会降低一级。 3 产量表现 3.1鉴定、品比试验 2008年参加张掖市农科院高代稳定品系鉴定试验,平均亩产553.8kg,较相邻对照“张谷3号”增产15.6%;2009~2010年参加张掖市农科院优良品种(系)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46.3kg,较对照品种“张谷3号”平均增产14.2%,居9个参试品种(系)第一位。 3.2 多点试验 2011年,在甘州、山丹、民乐等县(区)设5点进行试验,平均亩产545.5kg,较对照品种“张谷3号”增产14.3%,比当地对照品种红毛谷增产91.8%;2012年继续进行5点试验,平均亩产543.4kg,较对照“张谷3号”增产13.4%,比当地对照品种红毛谷增产96.6%。2年10点次平均亩产544.5kg,较对照品种“张谷3号”增产13.9%,比当地对照品种红毛谷增产94.2%。 3.3 生产示范 2013年,在甘州、山丹、民乐等县(区)试验示范36.6亩,平均亩产542.2kg,较对照品种“张谷3号”增产11.9%;2014年,在甘州、民乐、山丹等县(区)试验示范644.5亩,平均亩产535.6kg,较对照“张谷3号”增产11.7%;20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