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lSi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制备与往复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pdf
机械装备结构材料与表面技术研讨会 573
A1.Si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制备与往复滑动
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林修洲 朱曼昊 莫继良 冯 波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重点实验室摩擦学研究所成都610031
摘要:采用自制的微弧氧化装置,在A1.si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涂层,在对涂层进行表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其往复滑动
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各的微弧氧化涂层表面粗糙,表面性能良好,为典型的高硬度多孔陶瓷结构;经微弧氧
化处理后,耐跨性大大提高,稳定阶段的摩擦系数略低于基体合金:涂层的往复滑动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关键词:徼弧氧化摩擦磨损 往复滑动越.Si合金
中图分类号:THll7.3
O 引言
铝合金由于较高的比强度,易加工成型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地壳中含量丰富等,已成为目前工
业中使用量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类金属材料,并与镁合金等一起被称为第二代工程材料。然而,由于铝合
金硬度低,耐磨性差,因此铝合金在使用前往往须经过相应的表面处理,以满足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安全
性,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1J。微弧氧化(micro—arc
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原位生成氧化物陶瓷膜层的电化学表面处理新技术I“】。虽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
目前研究仍以工艺研究为主,氧化机理研究还很不够【5。9J;由于电流大且较难控制、成本高等原因,大规模
工业化应用尚困删|0】;摩擦学性能研究有见报道,特别是近两年研究较多,但都不够深入…。41。本研究拟
采用一种较简单的方法(或电源),以较低的成本在Al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涂层,并较系统地研究其往复
滑动摩擦磨损行为。
1 试验方法
1.1涂层制备及表征
mm×10mm×20mm和①30
Cu,0.4%~1.0%Mg和0.3%~0.9%Mn),将试样加工成10 mm×3咖两种,表
面打磨至1500}}砂纸,超声波清洗后备用。
微弧氧化在自制的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微弧氧化装置上进行,如图l所示。电解液以硅酸钠(10g,L)为主
要成分,添加一定的添加剂;电源工作方式采用简单的恒电流方式;同时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电解液和循
环冷却水两种方法控制槽温,使其维持在38℃以下。通过调整添加剂配方和电流大小,反复试验,在电流
密度为5~dm2的条件下,在50
min的微弧氧化处理过程中能在铝合金表面形成稳定的微弧,制备出表面
质量良好的微弧氧化涂层。试样经微弧氧化处理后,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冷风吹干。
采用ED300型涡流测厚仪测量涂层厚度,AmbiosxP.2台阶仪测量涂层表面粗糙度和磨痕
technoIogy
轮廓,MVK.H2l维氏硬度计测量涂层显微硬度,PANal”icalX射线衍射仪(xRD)小角衍射(衍射角5。)分析
成分。
1.2往复摩擦磨损试验
摩擦磨损试验在cETRUM■2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采用球7平面接触往复滑动方式(见图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200r7cB714704)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4-08s5)资助。
20%年巾Ⅷ机槭l《}台印§%口肃省}m40立粜
对磨件为GcrI
N。
滑动速度v=8mm.泣向压力‘=5
m…■“tLK㈣㈣
罔2往复*动试#装目#触ⅨⅢ意目
Antm2 l-m{3自lt#4.”Ⅻm##
2 D☆{々$“2%Ⅻ^3±^H.4m女H,
5“#.6-UWⅫ7W*8,№n#
5 n¨.6 r^H,7P☆8#Ⅺ
9 m*∞r№¨,10*q碑”m
2试验结果及讨论
2.1涂层表征
经微弧氧化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在犬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pdf
- AFLP标记在两个梨品种间杂交一代的分离方式.pdf
- AFM“突跳”、“颈缩”分子动力学仿真.pdf
- AFP启动子驱动p16基因诱导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凋亡.pdf
- AF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究.pdf
- AF系列液压圆锥破碎机的应用.pdf
- Af菌对闪锌矿MnO2同时发电浸出过程的影响.pdf
- AgAg2OS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pdf
- AgBrnn≤6团簇的从头计算研究.pdf
- AgCuInSn合金的加工.pdf
- AlSi合金的细化与Ti偏析的研究.pdf
- ALSTOM三相桥式整流机组故障分析与处理.pdf
- Alternative splicing switching in stem cell lineages.pdf
- AlTiCAlTiB中间合金对A356合金的细化作用.pdf
- AlTiC中间合金对AlMg10合金的晶粒细化行为.pdf
- ALVJ与REV混合感染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pdf
- AlxGa1xNGaN量子阱沟道电子面密度模型.pdf
- AlZnMgCu合金双级时效析出行为的TEM研究.pdf
- AlZrCO32体系磁化学合成Al2O3Al3ZrAl纳米复合材料.pdf
- AlZrOB原位合成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