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中国药科大学 姚其正 引言一、定义: 受试剂或介质等条件的影响,同一有机分子内的一个基团或原子从一个原子迁移到另一个原子上,使分子内结构发生变化,如构架发生改变而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称为重排反应(或称分子重排)。 二、重排类型1、按终点原子电荷分类 ◆ 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或称阴离子型迁移重排,Anionotropic rearrangement); ◆ 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或称阳离子型迁移重排,Cationotropic rearrangement); ◆ 自由基重排(Radical rearrangement). 2、按重排过程起、终原子的性质等分类 ▲ 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 从碳原子到杂原子的重排 ▲ 从杂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 ?-键迁移重排 三、重排主要过程1、“桥离子”形式过渡态;2、同步(协同)历程.四、重排反应的应用 ▲ 形成C-C、C-N、C-O键 ▲ 定向引入官能团 ▲ 形成环状化合物 第一节 亲核重排反应 (Nucleophilic Rearrangement)一、概述1、亲核重排的一般反应过程 分为三步(见下图):形成缺电中心;转移基团W从A到B迁移(Whitmore 1,2-转移),形成新缺电中心;亲核试剂进攻或消除,得重排产物。 2、两种最重要的形成缺电中心的途径:(1)形成碳正离子 途径较多,最常用的方法是酸催化,如对醇的处理: 3、重排中的立体化学(1)迁移基W的构型 一般的1,2-亲核重排,由于迁移基W并不成为游离的阴离子,这样重排前后可保持原有的构型。(2)关于起点A和终点B的构型 这由重排机理中三个分步反应的方式来决定:a、若按SN1反应机理形成B+,则A、B两端(因可旋转)而发生消旋;b、若重排过程的第一、二步是协同的,即按SN2机理形成中间态桥式正离子,重排结果是:B点发生构型反转,A点消旋;c、若X-或Y-负离子直接向桥式正离子中的A点进攻,则A、B均发生构型反转。 二、重要的亲核重排反应 1、肟-酰胺重排(Beckmann重排) 酮肟类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重排成取代酰胺的反应称为Beckmann重排。 (1)重排机理: 支持上述机理的实验(2): (2)肟的立体异构化 由于Beckmann重排中迁移基团位于肟羟基反位,故当肟基C原子上连有不同烃基时,会有Z /E异构体,重排后产物酰胺也为混合物,这是不希望的结果。为此,应了解造成肟异构化的可能性:a.在质子极性溶剂中易发生异构化 b.在酮的肟化过程中发生异构化 取决于构型稳定性和肟结构的立体与电子效应,常规是:位阻大的烃基常处于肟羟基的反位(E式),当位阻足够大时,即使在极性溶剂中也仅为单一E式肟。 (3)影响重排产物的因素 除溶剂性质外,酸性催化剂、反应温度以及酮肟结构等对重排有影响:a.在非极性或极性小的非质子溶剂中,用PCl5催化,可减少肟的异构化,否则易引起异构化; b.反应温度 温度对产品性质、收率,催化剂与溶剂选择均有密切关系,如用PCl5作Cat.时,反应温度常为室温,硫酸或PPA作Cat.时,常需在100~150℃之间反应。 c.酮肟结构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Beckmann重排的应用a.将酮转变为酰胺b.确定酮的结构c.扩环成内酰胺化合物 d.制备仲胺 e.在二苯酮肟中,若亲核性的羟基或氨基位于肟基邻位,则酸性重排时会产生苯并杂环衍生物: 2、Hofmann重排(酰胺-胺重排) 酰胺用溴(或氯)和碱处理转变为少一个碳原子(失去羰基)的伯胺的反应,称为Hofmann酰胺-胺重排,或称为Hofmann降解反应(Hofmann Degradation)。 (1)反应机理 (2)反应条件a.常规反应条件:低温(0℃左右),卤素加至NaOH溶液中,制得次卤酸盐水溶液,冷却后将酰胺分批加入,溶解,加热至70~80℃,重排,水解得伯胺。b.不同链长脂肪酰胺的反应条件:i、8个C原子以下的脂肪酰胺,因能形成水溶性的卤酰胺盐,在NaOH水溶液中重排;ii、多于8个C原子的脂肪酰胺,因在NaOH水溶液生成的异氰酸酯易和未重排的卤酰胺反应,生成烷基酰脲,使伯胺收率降低,故宜在醇钠溶液中重排,生成易分离的氨基甲酸酯,收率较高。 c.溴用量对产物的影响 新配制的次溴酸盐水溶液含量为80~90%,需用的溴过量10~20%。若溴与碱过量过大,会使生成的伯胺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