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科学探究和实验方案设计复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doc
五、 科学探究和实验方案设计
复习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验探究题。
2. 了解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复习要点:
一、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的要素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主要包括下列八个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 (6)解释与结论; (7)反思与评价; (8)表达与交流。
初中化学的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2. 对化学反应后体系中存在物质进行探究的一般解法
(1)反应过程中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以反应A﹢B=C﹢D为例)
按反应进行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进行讨论,具体分析如下。
①若A少量,反应后存在物质为C、D(生成物)、B(剩余)。
②反应恰好进行,反应后存在物质为C、D(生成物)。
③若A过量,反应后存在物质为C、D(生成物)、A(剩余)。
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按上述三种情况进行猜想。
(2)反应过程中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首先,按先后顺序写出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各个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各反应物的用量有关)对反应进行分析,预测不同阶段的生成物。
一般地,反应过程中发生二个化学反应,按反应进行过程中的五个阶段进行讨论。具体分析见后面专题十七、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中:四、对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后体系中存在物质的探究,略。
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按上述五种情况进行猜想。
二、实验方案的设计
1. 原则
实验的设计要科学,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
2. 常见类型
(1)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性质实验的综合设计;
(2)混合气体成分的验证实验设计;
(3)物质的制备、提纯或分离以及性质检验等实验的综合设计;
(4)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实验的设计;
(5)简单实验的设计。
3. 一般思路
(1)明确实验目的→(2)确定反应原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是什么?)→(3)设计实验装置(选用何种实验仪器?仪器如何连接?)→(4)明确操作步骤→(5)验证所得产物→(6)收集所得产物→(7)副产物或尾气的处理
三、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严密。
2. 方案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是否简单易行。
3. 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否节约试剂、降低原料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4. 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四、例题讲析
1. 涉及科学探究方面
例1.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量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 、 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 (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
【分析】本题以一个研究课题为背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实验探究等步骤,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要求结合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反思和应用。通过对实验装置的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铁生锈的有关知识和题中信息,综合判断知,铁、铜、苹果的“生锈”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有关。知道锈蚀的原因后,不难找出应用的方法。
【答案】[收集证据](1)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3)氧气(或O2)、二氧化碳(或CO2)。[得出结论] 氧气。 [反思与应用](1)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学年3组英语科学习指导案-semi.miyazaki.doc
- 中国狮子联会2015年会参会服装.doc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关于表彰2007年十大标兵-国网物资有限公司.doc
- 中国的周边海洋战略形势.ppt
- 中国的经济成长与创业投资.ppt
- 中国矿业大学诚聘英才.doc
-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简介——隋旺华.ppt.ppt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科研-中国研究生人才网.doc
- 中国科技通讯2014第11期.doc
- 第1学年6组英语科学习指导案-semi.miyazaki.do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