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零售业区位论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产生的背景 ① 20世纪,城市大量出现、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工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服务行业的聚集点。 ②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把研究的焦点对准了城市。在城市的社会和经济行为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的形态、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级也开始了研究。 ③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从研究地图上的聚落分布开始,通过调查研究,在对德国南部大量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提出中心地理论。 (2)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概念 (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1)中心商品:指在少数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地点消费的商品。 (2)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中心商品的场所。例如一个城镇可以向本城和腹地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它就是一个中心地。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如:商品零售、餐饮、医疗、邮政、教育等等。 (二)中心性(中心度 ) (1)概念:指中心地所能发挥职能的程度。或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中心地职能的作用大小。 (2)测度 : C=B1- B2 其中: C-中心性,为供给中心地以外商品的总量。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表示中心地自身消费商品的总量。 中心性=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中心地供给其周围地区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三)补充区域 (1)补充区域:中心商品除服务中心区域外,所能达到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域-腹地)。 (2)补充区域的形成和范围: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商品销售范围 ) (1)上限-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理论上为补充区域的边界。 (2)下限-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求量。 (五)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的等级 ①高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比如高档消费品、名牌服装、宝石等。 ②低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比如,小百货、副食品、蔬菜等。 ③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六)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的等级性 中心地依据提供商品档次、服务范围可分为: 高级中心地、中级中心地、低级中心地。 (2)低级中心地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也少。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也多。 (3)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①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②最低等级的中心地具有最低的中心职能,而比其高一级的中心地不仅具有自己固有的职能,同时也兼有最低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依次类推,最高级的中心地具备所有等级的中心职能。 (七)经济距离 (1)经济距离: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 (2)一般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个要素决定。 (3)是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1、假设前提 ①均质平原: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②统一交通: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1、假设前提 ③距离最近: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④完全竞争: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平原上货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向各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1、假设前提 ⑤充分服务: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不存在未被服务的空白区。 ⑥最大利润:中心地职能在同一的中心地集聚,同种职能在空间上的距离要尽可能的远。 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 (1)在假想的均质平原上,以距离最近为原则,中心地提供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