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与碳氮共渗催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中国热处理技术网.doc

渗碳与碳氮共渗催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中国热处理技术网.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渗碳与碳氮共渗催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安峻岐,刘新继,何 鹏 (西安市北恒实业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介绍了国内催渗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BH催渗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催渗技术;BH催渗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6051(2007)05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Accelerating Carburizing and Carbonitriding Technology AN Jun-qi, LIU Xin-ji, HE Peng (Xi’an Beiheng Industry Co., Ltd., Xi’an Shaanxi 710069,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accelerating technology in China was introduc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H accelerating carburizing and carbonitriding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was also emphasized. Key words: accelerating technology;BH catalyst 20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陕西机械学院的教授在试验中几乎同时发现,某些化学物质(如:稀土化合物、氯化物等)对渗碳和碳氮共渗具有催渗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北大学的“BH催渗技术”应用研究取得成功,从而开创了催渗技术工业化应用先河。目前,一汽(底盘)、二汽(变速箱),中国4大轴承厂中的3家,以及众多的齿轮、链条、活塞销、履带等零部件按生产企业都已采用了BH催渗技术。通过催渗,降低了工艺温度、减少了工件畸变、细化了产品金相组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1]。 1 催渗机理探讨 现有的催渗技术从机理上讲,包括氧化腐蚀催渗技术、稀土催渗技术和BH催渗技术3类,对各催渗技术机理的研究目前还都处在探索阶段。 1.1 氧化腐蚀催渗技术 该领域的研究认为,工件在处理前不可避免的会与空气、切削液、清洗剂等物质接触,从而使工件表面被钝化,形成一层“钝化膜”。钝化膜的存在会影响碳、氮在工件表面的吸附。去除钝化膜后可以提高渗速,达到催渗的目的,在具体做法上一般有两种。 (1)表面预氧化法 渗碳前,在无气氛保护情况下,将工件加热到400~500 ℃保温一段时间,使工件表面残油被清除的同时,被空气氧化生成一层薄的氧化膜:Fe+O2→Fe3O4;在渗碳、氮时气氛中的碳会优先将氧化膜还原成新生态的铁:Fe3O4+CO→Fe+CO2。新生态的铁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可以促使碳、氮在工件表面的吸附,实现催渗。表面预氧化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对其实际效果,却颇有争议。因为它可以很好解决渗层的均匀性问题,但对渗速却无明显作用。 (2)化学腐蚀法 它一般通过在渗剂或气氛中添加强腐蚀性物质,如氯化物、氟化物以及碘化物等来实现。在渗碳、氮过程中,这些强腐蚀性物质可以腐蚀、活化工件表面,增强碳、氮的吸附,实现催渗。强腐蚀性化学物质在“活化工件表面”的同时,也会对产品和设备造成腐蚀,特别对氧探头的影响更明显,所以这种方法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2]。 1.2 稀土催渗技术 1824 nm)比铁的原子半径大(0.117 nm),稀土渗入后必然会引起周边金属晶格点阵的畸变,渗入元素(碳、氮等)会在畸变区富集,从而提高了渗入元素的聚集浓度和扩散驱动力,提高了渗速[3]。 但按照休姆-罗瑟里(Hume.Rothery)规律或韦加(Vegard)对异类原子间固溶规律的论述,很难对大尺寸原子的渗入进行解释。对此哈工大韦永德教授认为,作为微观结构参数,表征空间特征参量的原子尺寸因素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事实上原子半径本身并没有十分确定的意义,它只表示原子外层电子云在空间的有效作用范围,在不同的作用条件下,其范围是会变化的。 对稀土催渗机理的解释目前又有“位错模型”、“双空位模型”、“原子空位团模型”等几种。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多处于理论和试验阶段,但其论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传统化学热处理理论的根基[4]。 2.3 BH催渗技术 BH催渗技术是目前应用较成功的一项催渗技术,在理论上研究者们认为,气体渗碳和碳氮共渗是气(气氛)固相(渗碳工件)间进行的一种特殊化学反应,有催渗剂时,它分为4个反应过程进行:①气相中的化学反应:渗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活性核心体:碳、氮原子、离子;②活性核心体在气相中的传质扩散;③活性核心体在催化剂破膜效果作用下快速穿过气固相间的中间气膜层,吸附在工件表面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两相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