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第三讲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语文版.pptVIP

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第三讲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语文版.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第三讲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语文版

*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第三讲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2016·桂林)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言  志① 《论语》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冶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加。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 A 【解析】尔:代词,你们的。 B 【解析】B.助词,的;A、C、D三项中“之”都是代词。 3.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对于年老的人,要使他们生活得安逸;对于朋友,要对他们诚信;对于年轻的人,要保护(爱护、关怀)他们。 4.“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示例一:子路的一答一问,表现了他的豁达大方和率直朴实。示例二:颜渊的简短一答,表现了他的谨慎和谦逊(低调)。示例三:孔子的一问一答,表现了他的耐心引导,循循善诱(或:有问必答)的师风和与人为善的思想境界(行仁政的政治理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师徒三人的志向性格各不相同。子路愿意与朋友共享车马衣服,体现了他重情重义的性格。颜渊为人低调谦虚,不夸耀自己,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体现了他谦虚忠厚的特点。孔子的志向在于为更多的人谋取幸福,表现了他仁义的性格。他对弟子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表现了他耐心温和的师长风范。 二、(中考改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惠王①谓公孙龙曰:“寡人事②偃③兵十馀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对曰:“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今蔺、离石④入秦,而王缟素布总⑤;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布总,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今有人于此,无礼慢易⑥而求敬,阿党⑦不公而求令,烦号⑧数变而求静,暴戾贪得而求定,虽黄帝犹若困。 【注】①赵惠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②事:致力。③偃:停止、消除。④蔺、离石:地名,赵国土地。⑤布总:用麻布束发。⑥慢易:傲慢无礼。⑦阿党:结党营私。⑧号:号令,法令。 B 【解析】实:实际。 A 【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转折连词,却。B.并列连词,可不译;C.连词,表修饰;D.因果连词,可不译。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 消除战争(的想法),是兼爱天下人的思想。 4.用自己的话说说“偃兵不成”的原因。 没有真正做到兼爱天下。(大意对即可) 三、(中考改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C 【解析】C项“罢”是“停止”的意思。 C 【解析】 C.均为“代词,他”;A.介词,向/介词,比;B.代词,他的/大概,表示揣度;D.连词,表顺承,不译/转折连词,但是,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 【解析】魏文侯是一个诚信、讲义气,虽有错但知错能改的人。并不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喜怒无常的人。 D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先前任座的言辞正直(直率),我因此才知道这一点(我因此才知道)。 请完成考点跟踪突破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