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值结果-中国力学学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数值结果-中国力学学会.doc

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2014年9月18~21日 甘肃兰州 文章编号: CSTAM2014-B01-0201 标题:三角腔内的自然对流演化 作者:崔会敏 徐丰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Address: No.15 Beisihuanxi Road, Beijing 100190 三角腔内的自然对流演化1) 崔会敏 徐丰2)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北京海淀区 100044) 摘要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本文开展了针对三角腔内自然对流的研究。这里的三角腔为顶部等温冷却而底部等温加热的边界条件。三维数值结果表明:腔内自然对流依赖于瑞利数等控制参数。随着瑞利数的增加,流动可从定常对称层流流动演化成非定常流动。本研究已获得控制参数的临界值区间,并刻画了三维流动演化的特征。 关键词 自然对流,演化,三角腔,三维数值模拟 引 言 三角腔内的自然对流广泛存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系统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如屋顶的阁楼内。因此,对三角腔内流动和传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而相应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三角腔内流动和传热的研究可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Flack首先实验测量了腔内的流动和传热[1,2]而研究表明:在顶部冷却和底部加热边界条件下(相当于屋顶的白天加热问题),三角腔内流动和传热是复杂的,腔内的冷羽流下降和热羽流上升呈现出类似Rayleigh-Benard的不稳定流动[3]。早期的研究显示,随着瑞利数的增加,三角腔内的流动可从对称定常层流发展到非对称定常层流流动[4,5]。上述研究对象多为三角腔内的定常流动和传热。然而,在实际阁楼空间内的流动多为瞬态的如果瑞利数足够大,三角空间区域内的流动甚至可以是湍流流动[3]。因此,近期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三角腔内的瞬态自然对流[]。文献[]分析了三角腔内突然加热和冷却驱动的瞬态自然对流,给出了瞬态对流的二维数值模拟和相应的实验验证。 尽管以前的研究已获得了三角腔内瞬态流动的一些二维数值结果以及相应的实验流动显示[],然而三角腔内的流动不但是瞬态的而且三维流动特征也是清楚的[3]。尽管文献[8]已给出了三维数值模拟个别瑞利数下的一些初步结果,但显然三角腔内的三维流动特征和动力机制依然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开展了相应的三维数值模拟,以期观察和研究三角腔内流动的三维特征以及对瑞利数和高宽比的依赖。 本文的三维瞬态数值结果显示:对于一个突然顶部冷却和底部加热的腔内流动可经历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准定常阶段。在初始阶段,热边界层的厚度会随时间增长,其发展由热传导控制。在过渡阶段,腔内底部冷入侵流以及冷热羽流的形成与发展是其主要流动特征,且冷热羽流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特性,该阶段腔内流动主要由对流控制。在准定常阶段,腔内对流主要表现为展向和纵向的对流卷,流动主要由对流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腔内准定常阶段的流动依赖于瑞利数。在瑞利数较小时,如Ra=103,流动为二维对称定常的;随着Ra数的增加,如Ra=5(104,流动表现为三维对称定常的;当Ra数进一步增加,如Ra=2.5(105,流动则表现为三维对称非定常的,而在特定Ra数范围内,流动可表现出清晰的周期性特征。 1 数值方法 1.1 计算模型 本文模拟的是一个三角腔内的自然对流,也参见文献[6,7]。图1显示了计算域。流动的控制方程为三维无量纲Navier-Stokes方程和能量方程: (1) (2) (3) (4) (5) 流动控制参数的定义为 (6) 式中,t,x,y和z分别为时间和空间坐标, u,v和w为三个方向的速度, p为压力,T为温度, g为重力加速度,(为热膨胀系数,Th和Tc为腔体顶壁和底壁的温度,(为热扩散率,(为运动学粘性系数,H,L和W分别为腔体的高,一半长和宽。 为了模拟文献[6]中的实验工况,本文数值模拟中的Prandt数为6.98。边界条件为两个顶部斜壁冷却(Tc),底部加热(Th),侧壁绝热,且所有壁面为无滑移条件。流体的初始状态为静止和等温的(T0)。 图1计算域 1.2 算法及网格 本文采用SIMPLE算法求解以上的二维控制方程,用QUICK格式离散对流项,二阶中心差分格式离散扩散项,而时间项用二阶隐性格式,参见文献[9]。 为了能准确刻画腔内流动的特征,本文在数值模拟中构造了一个非均匀的网格,即在近壁边界层及中心区域采用较细的网格。网格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不同的曲线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