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History01QinDynasty.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awHistory01QinDynasty

秦司法机关 秦王朝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皇帝包揽立法、司法、行政、军事等各方面的国家最高权利。因此,国家的最高司法审判权也无疑操纵在皇帝手中。在皇帝之下,中央和地方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司法官吏,处理各种具体的法律事务。 1.廷尉。在中央,廷尉是皇帝之下的最高司法官,是中央“九卿”之一,负责全国法律、司法事务。作为最高法律官员,廷尉在秦朝法律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郡、县。在地方,郡、县、乡、亭各级行政机关都设有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司法官员,处理本地区的司法事务。 “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秦提起诉讼大致两种方式,即自诉和官纠。 自诉是指被害人自行向官府控诉犯罪。 官纠则是国家各机关、各级地方官府主动追捕犯罪并进行审判。 秦各级官吏都有执行法律、追诉犯罪的职责,民众亦有告奸的义务,因此无论是自诉、告奸还是官府自行追捕犯罪人,都可以提起诉讼程序,审讯并处罚犯罪者。 秦根据告诉权的不同,把犯罪分为“公室告”犯罪和“非公室告”犯罪两类。 所谓“公室告”,是指“贼杀伤、盗他人”等危害国家、社会利益的犯罪。对于此类犯罪,任何人都有权利而且有义务向官府告发。 所谓“非公室告”,则是指“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女及奴妾”等家庭内部的侵害行为。凡是“非公室告”犯罪,受害者本人无权提出控告,即使告到官府,官府也不应受理。“强行告,告者罪”。 审判制度 依据秦墓竹简《封诊式》中的大量案例分析,秦朝审理案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和相对完善的制度。 1.现场勘察和检验。《封诊式》中“穴盗”、“经死”、“贼死”和“出子”等案例详细记述了官府对入户盗窃、自缢死亡、他杀死亡、女子流产死亡等死亡案件进行现场勘验的经过。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秦朝在诉讼过程中注重收集证据、询问证人,并认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验。 2.拷讯。在“有罪推定”原则下,为审结案件而对犯罪人实施拷讯是合乎法律的程序。按照秦朝法律的规定,讯问人犯应先以言辞为主,反复讯问。若不用拷讯而能审得实情,则是“上策”。若再三审讯而仍不得实情,才可以动用刑讯取得口供。 3.爰书。是记录司法活动的文书,包括案情、犯人供词、证人证词以及拷讯等文字记载。秦朝法律规定各种审判案件都应该有这种爰书。 4.乞鞫。指要求重审案件称为“乞鞫”。“乞鞫”可由被告自己提出,也可由他人代为提出。 中国法律史 中国法律史——导言 云纹弩机 法家的农战 荆柯刺秦王 始皇帝 秦一统郡县图 六国文字 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 秦代集权制度 商鞅方升与椭量 秦权 睡虎地秦墓一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主要内容 在秦墓竹简出土以前,研究秦朝法律制度的文献文物资料极少。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一批秦代墓葬中出土了1000余支竹简,共有4万余字,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法律方面的内容。这批珍贵资料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对秦朝法制的研究。 经过专家的整理,秦墓竹简中与法律密切相关的内容被分别归纳为《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等若干部分。这些法律文件大致可分为法律条文、法律解释和有关诉讼规则等三类。根据综合分析,可以断定在这批法律文件中至少包括了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三十年这段时间内秦政权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在实际上,这个时期正是秦法制发展的高峰期,秦朝法制的风格、特点在此时已经形成。 睡虎地秦墓二 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代法律制度 秦法制特征 经过法家思想的长期熏陶,秦朝形成了一系列极为显著的法制特征。 第一,法自君出,君主独断。秦始皇吞并六国、全国统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权。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秦始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形成了“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为巩固这种体制,秦始皇还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令。 第二,以法为本,严刑峻罚。“法治”和“重刑”是法家学派的基本主张。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进一步将这两项原则作为治国的基本策略加以推行,并走向极端。秦朝的法律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治安、商业、货币、手工业、自然资源保护等许多领域,所谓“治道运行,皆有法式”。 第三,统一法律法令,注重法律宣传。在将法律令向全国推行的同时,鼓励臣民学法知法,规定作为国家官吏必须“明习法令”,民众学习法律则“以吏为师”。使国家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