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物质的组成11.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在探索物质的基础组成时.doc

第2章物质的组成11.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在探索物质的基础组成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物质的组成11.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在探索物质的基础组成时.doc

1. 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在探索物質的基礎組成時主要有兩派的想法:  (1) 物質是連續的,可以無止境地分割成任意小的物質,不存在最小的組成單位。 支持者:    (a)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和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都不相信原子的存在。    (b) 十九世紀末奧地利哲學家馬赫(Ernst Mach)以及德國化學家奧士華(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也否認氣體運動論和原子、分子存在的真實性。  (2) 物質不斷分割成更小時,會有一個極限存在,就是最後有一個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位。 希臘哲學家留基伯(Leucippus)和他的學生德莫克里特斯(Democritus)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所組成,並把它稱為原子(atom),原意是「不可分割」的意思。 ( 德莫克里特斯成為原子論的解說者和發揚者。 2. 原子論的沒落:  (1) 古希臘時期的原子論是基於哲學上的思辯,一直未經科學證實。  (2) 亞里士多德強烈主張「大自然厭惡真空」的概念而全面反對物質是由原子與虛空構成,使得原子論逐漸被漠視、淡忘。 1. 十八世紀末,法國人 拉瓦節(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由實驗的基礎提倡「元素說」,成為原子論的基礎。 2. 英國人道耳頓(John Dalton)從事氣體研究並倡議原子論來解釋實驗的結果。  (1) 1803年提出「倍比定律」:每一種元素(element)是由同一種原子構成,而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整數比例結合成化合物(compound)。  (2) 化學反應只使原子分離和重新組合,原子總數在反應前後是不變的 ( 解釋化學反應的進行和反應前後的質量守恆。  (3) 道耳頓於1808年至1827年間陸續完成數本書:化學哲學的新體系(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等,因而建立起完整的現代原子理論。 3. 到十九世紀,原子的假設發展成一個有力的解釋系統:   奧地利物理學家馬克士威、波茲曼(Ludwig Edward Boltzmann)和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Rudolph Clausius)等人的研究表明熱力學中理想氣體的行為與性質都可以用分子的概念解釋:    假設氣體分子是堅硬的微小粒子,在空間中運動時會彼此碰撞。    科學家應用牛頓力學可輕易地解釋氣體的壓力、體積和溫度之變化關係與氣體的性質。 1. 按照量子力學的想法,我們可以把原子想像成一團邊際有點模糊的正球體。 2. 今日的科學已經確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元素有117種。 3. 各種原子在質量與體積上並不相同:  (1) 質量方面:    質量最小的原子:氫,其質量大約1u=1.66 ×10-27 kg,其中u稱為原子質量單位(atomic mass unit)    質量最大的原子:原子序為118的Ununoctium(符號為Uuo,中文未命名),約有294u。  (2) 半徑方面:    半徑最小的原子:氦,其半徑是0.031奈米(nm)。    其次是氫原子的半徑是0.053奈米(nm)(直徑約為1埃(?)=10-10 m    半徑最大的原子:鈁(符號為Fr),其半徑為0.298奈米(nm)。 ( 在原子世界裡,埃(?,10-10 m)及奈米(nm,10-9 m,10埃)是常用的單位。 4. 各種原子所具有相異的電子數和電子的排列方式,使得原子亦各自具有獨特的性質。   前言: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而原子如何組成物質呢?我們以水來作說明。 1. 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合成一個水分子:  (1) 由於電子排列的方式(兩化學鍵之間夾成一特定的 角度。  (2) 氫原子的電子較靠近氧原子而像是一個正電離子, 氧原子像是一個負電離子(每個原子核都帶正電。  (3) 由於電力的作用?詄氫、氧原子間在不停地振動下, 仍動態地保持著一定的平均距離和夾角。 2. 水分子在固態、液態和氣態間變化時,組成原子(或 分子)的微觀行為:  (1) 氣態:    分子在空間中快速地運動,同時每個分子不停地轉動,分子內的原子間亦不停地振動。    分子與容器的器壁以及其它分子不停地碰撞而產生氣壓。 ( 若氣體的溫度愈高,則分子的運動就劇烈而形成愈大的氣壓。  (2) 液態:(常溫、常壓下)    因為原子的運動 ( 分子內各原子的距離不停地改變。    相鄰水分子的氧與氫之間存在著電力作用。 ( 相鄰水分子之間可保持一定的平均距離。 ( 水在一定的溫度下,具有一定的體積而不會散開或凝聚成更小的體積。  (3) 固態:(常壓下、熔點之下)    原子或分子間形成有次序的排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