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6-2017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 第1节 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鲁教版选修4.doc

【名师导学】2016-2017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 第1节 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鲁教版选修4.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1.通过实例明确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两种类型。2.结合实例分析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形成3.举例说明传统民居的主要特色及其地理环境的关系。4.比较城市和乡村两种聚落在景观、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2)分类:乡村和城市两大类。2.形成:(1)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完全依附于自然过着生活。原始人类防寒暑、避风雨、斗野兽过着穴居和巢居的生活。(2)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逐渐产生了聚落人类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3.分布:早期的乡村聚落大多选择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取水方便既利于耕作、畜牧和渔猎又可免受洪涝灾害等侵4.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乡村聚落规模也随之扩大。5.影响因素: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乡村聚落更多地受到人类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习俗探究讨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早期的乡村聚落大多选择在什么地区?【提示】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教材整理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出现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2.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洲等。3.发展:(1)古代:城市数量不多城行政管理为主。(2)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城市的生产功能大大加强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探究讨论为什么说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提示】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业生产城市也随之出现。教材整理3 城乡聚落比较1.差别(1)景观差别:城市景观复杂建筑密度大楼层高交通线路纵横交错表现为地上、地面、地下空间的立体式利用;乡村景观简单建筑密度小道路单一。(2)规模差别: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建设用地规模大;乡村聚落人口规3)功能差别:城市功能多样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村聚落功能一般比较单一第一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4)环境差别:与乡村聚落相比城市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最强烈的场所。(5)社会文化特征差别: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2.联系(1)城市为乡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带动(2)乡村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基本的生活资料、生产原材料以及其他产品。探究讨论:举例说明乡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提示】 城市可以为农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技术、资金等农村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原料、粮食、蔬菜等。[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1.乡村聚落的形成过程2.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水源、气候等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分布并2)人类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进步促使乡村聚落功能不断变化。(3)文化习俗、居民生活方式。 1.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不同风格的民居传承了人类悠远的文化。请分析下表所给的信息按要求完成该表并完成下题。图片 地理位置、地域气候、民居的材料和功 窑洞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人们不需要贵重的建筑材料而是利用黄土直立不倒的特性在垂直的黄土壁面上向纵深开挖建成窑洞。窑洞具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 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见于内蒙古高原那里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蒙古包通常用羊毛毡、柳条等材料搭建而成不仅能防风御寒而且易于拆建。当地居民以游牧为主 竹楼 (请填写)(1)根据窑洞、蒙古包等信息填写表格空白处。(2)由上题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形成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3)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下列陈述中最能反映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尊老扶幼、长幼有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坐北朝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