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全总论安全学原理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一、消除危险源 消除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如: (1)用气压或液压系统代替电力系统,防止发生电气事故——电击、电烧伤; (2)用液压代替气压系统,避免压力容器、压气管路破裂造成冲击波; (3)用不燃性材料代替可燃性材料,防止火灾; (4)道路立体交叉,防止撞车; (5)消除物品的尖角、毛刺、粗糙或破裂的表面,防止刺、割、擦伤手脚皮肤。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二、限制能量或减少危险物质量 (1)减少能量或减少危险物质的数量.例如:①采用低电压系统,防止触电;⑦限制可燃性气体浓度,个使其达到爆炸界限;③控制液位,防止液位过高或过低;④控制化学反应速度,防止过热或超压。 (2)防止能量蓄积,避免能量意外突然释放。①利用金属喷层或导电涂层防止静电苗积;②控制工艺参数,防止高温、超压、大流量。 (3)安全地释放能量。(避雷针,泄压阀,)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二、限制能量或减少危险物质量 (4)把相互接触或混合后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的物质分开储存,禁止共同储存的物质,见表1—3。 (5)局限、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在某一范围.防止其意外释放。例如:①在带电体外部加上绝缘物;②用坚固的密闭容器盛放危险物质;③在放射线设备上安装防护屏,抑制射线辐射。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二、限制能量或减少危险物质量 (6)防止人员接触危险源。通常把这些措施称为安全防护装置。例如:①利用防护罩、防护栅等把设备的转动部件、高温热源或危险区域屏蔽起来,②道路两侧设置隔离带,防止人员进入机动车道。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二、限制能量或减少危险物质量 (7)为了确保隔离措施发挥作用,有时采用连锁方式,连锁主要用于下面两种情况: ①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之间的连锁转而处于最低能量状态,防止事故发生。启动电路连锁,可以防止误启动卷扬机。如果不利用安全装置,则设备不能运转而处于最低能量状态,防止事故发生。例如矿井井口的安全栅、摇台与卷扬机,启动电路连锁,可以防止误启动卷扬机。 ②防止由于操作错误或设备故障而发生事故。例如:防止操作顺序错误而设置连锁;利用限位开关防止设备运转超出现定的范围;当人体或人体的一部分进入危险区域时、连锁装置使设备停止运转。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三、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常用的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有隔离、个体防护、薄弱环节、避难与援救等。 1.隔离 作为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其作用在于把被保护的人或物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隔离措施有远离、封闭和缓冲三种。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三、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2.个体防护 实际上,个体防护用品也是一种隔离措施,它把人体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 个体防护用品主要用于下述三种场合: (1)有危险的作业。 (2)为调查和消除危险而进入危险区域。 (3)事故发生的府急救援。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三、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3.薄弱环节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一般地,设计的薄弱部分即使破坏了,却以较小的损失避免了大的损失。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系统的防冻塞,当气缸水套中冻冰时体积膨胀,把防冻塞顶开而保护气缸; 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设置泄压窗,当厂房内发生意外爆炸时,泄压窗泄压而保护厂房不被破坏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三、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4.避难与援救 按事故发生与伤害发生之间的时间关系,伤亡事故可分为两种情况: (1)事故发生的瞬间人员即受到了伤害.甚至受伤害者尚不知发生了什么就遭受了伤害。 例如,在爆炸事故发生瞬间处于事故现场的人员受到伤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员没有时间采取措施避免伤害。为了防止伤害,必须全力以赴地按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事故发生。 * 第四节 危险源控制 三、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4.避难与援救 (2)事故发生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经过一段相对长的时间间隔才达及人体,人员有时间躲避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作用。 例如,发生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的场合,远离事故现场的人们可以恰当地采取避难、撤退等行动,避免遭受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 * 2007年1月20日12时 紧急救援 2007年1月20日12时左右,由京广线长沙西至北京行驶的一辆第L318号旅客列车,在行驶到河南新乡卫辉县至河南鹤壁淇县段时,L318次列车第14节旅客车厢突然发生火灾,经过消防官兵近1个半小时的紧张扑救,大火被成功扑灭,车厢内180余名乘客被安全紧急疏散。大火造成京广铁路2小时中断。 * 着火后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