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古厝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古厝篇.doc

參、古厝篇 本篇打算以「許府古宅」為例,對一般古厝裡的建築、裝飾、陳設等做一番介紹。之後,針對許府古宅所沒有,而萬丹地區的古厝能夠見到的設施及建築構造,另外再做一番補充介紹。 許府古宅: 以下所介紹的建築和裝飾,如果前面的寺廟篇已經對該項做過解說,這裡將不再做詳細介紹,只簡單地提到該物件的名稱就可以了。 建築: 建築格局: 此處是典型的「三合院」式格局,由廳堂和左右兩側廂房三面圍成“ㄇ”字型。在左側廂房的外側還多了一道護龍,另外,前方加了一道圍牆用以分隔內外,圍牆中央有一座門屋,建得非常地講究,值得仔細去欣賞! 圍牆裡面是庭院,而圍牆的外面,則另外還多了一道外牆,這是很特別的。在此要順便一提的,一般三合院的大門通常不會正對著供奉祖先、神明的正廳,因為要避免正廳與外面的邪魔之氣對沖。而這裡的門屋剛好對著正廳,但是它並沒有違背一般的習俗,因為門屋之外還有一道外牆,外牆的門不在正中央,而是在偏左的位置,這樣就避開了一般的忌諱。在建築格局方面,另外還有在廳堂與廂房連接的地方,各有一座「過水間」,這樣可以讓整個建築物有連接順暢的整體感覺。 屋頂: 民宅的屋頂不像寺廟那樣華麗、花俏,所以此處的屋頂,只能看到以下的細部構造: (1)正脊。(2)垂脊。(3)板瓦。(4)馬背。 補充說明: 廳堂的地方,中央屋脊較高而兩側屋脊較低,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屋頂有一些變化,一方面也代表著中央和兩側的屋舍有地位高下的分別。 此處的正脊都做得有相當的高度,以便能夠在正脊壁上做裝飾,像這樣的屋脊叫做「大脊」。此處可見到正脊壁上有透空的裝飾,還有一些雕刻圖案。 板瓦是有彎曲弧度的,在蓋屋頂的時候,有些上仰,有些向下彎曲,這樣便形成了所謂的「哭笑瓦」。因為上仰像是笑臉,下合則像是哭臉。 這裡的馬背是曲形像水波狀的。有人把各種形狀的馬背用陰陽五行來歸類,如果這種歸類能夠成立的話,那這裡的馬背就是屬於水形的馬背。 梁柱: 此處梁柱可見到以下細部構造: 通梁。(2)壽梁。(3)落地的柱子。(4)柱珠。(5)斗拱。 (6)坐斗。(7)雞舌。(8)插角。 補充說明: 此處在室內是用牆壁來支撐屋頂;而在室外檐廊的地方,則製做了許多精巧的梁柱構件,來支撐檐廊的屋頂(屋簷)。 這裡的柱子是水泥製、外加洗石子的柱子。上面柱頭的地方有草葉的裝飾,雖然這在寺廟裡常見,但在民宅當中,算是比較講究的了! 這裡的柱子在支撐屋簷的時候,是底下的水泥柱上方再加一段木頭的柱子來支撐,相當地特別! 此處的斗栱,有的是三層的斗栱。而有些栱的外形,則把它做成「螭虎」(沒長角的小龍)的造形,非常有意思! 這裡的坐斗是瓜形的坐斗。 「雞舌」是指緊貼在桁木底下,樣子像舌尖的小構件。 插角又叫做「雀替」,因為早期的插角都喜歡雕成雀的圖樣,此處可以得到一個見證。 牆面: 這裡有「檐牆」、「廊牆」、和「山牆」,而所能見到的牆面細節如下: (1)身堵。(2)腰堵。(3)裙堵。(4)懸魚。(5)鳥踏。(6)墀頭。 補充說明: 身堵、腰堵、裙堵出現在門屋的牆上,而廊牆上有身堵和裙堵。大致上是為了在牆上安排雕刻圖案,才形成了牆面的分段。 在前面的寺廟篇曾經提過,墀頭有三種類型,即:斜面形、磚疊澀、基座形。斜面形墀頭出現在廂房的地方;磚疊澀(磚塊疊成階梯狀逐層伸出)墀頭則出現在左側廂房後方的護龍;基座形墀頭在門屋的地方,基座上是一隻獅子的雕塑。此處這三種類型的墀頭通通都看得到,一般在寺廟裡也不見得能看到這三種墀頭,所以此處對傳統建築的保存算是蠻完整的。 在門的上方牆面,有水泥製作的匾額,而在門的兩旁則有對聯。在正廳的地方,匾額上寫了「高陽衍派」四個字,而門旁的對聯,上聯第一個字是「高」,下聯第一個字是「陽」。這是因為姓許的堂號是「高陽堂」,所以,匾額和對聯上的字都跟他們家的堂號有關。 門窗: 這裡所見到的窗戶,與現代的窗戶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前面所介紹的那幾間寺廟,也沒見過像這裡所看到的窗戶形式,因此特別把它提出來做介紹。這裡可以看到兩種形式的窗戶,一種是玻璃窗,但是打開的時候是上下開,不同於現代的左右開,關閉的時候則是用旋鈕把它旋緊;另一種是直條窗,位在圍牆的地方,窗上有一道一道的水泥直條,通常窗上水泥直條的個數都是單數,因為要符合陰陽的觀念。 介紹完窗戶,接著介紹門,關於門的細部構造,這裡所能見到的大致如下: (1)門檻。(2)門板。(3)門楣。(4)連楹。(5)連二楹。(6)門栓。 補充說明: 正廳的門較接近現代的門,但也存在著相當差異。而門屋和過水間的門,大致保留古代的樣式。 在廂房的走廊(檐廊)上,可以見到拱形的彎光門。 由於現代建築技術的發達,有些門的構件原本要大費周章的,在這裡可以變得很簡化。譬如像過水間的門,它的連楹只用一個鐵圈固定在牆上就可以使用了;而它的連二楹則只要用水泥在地板上做一個小凹槽就好了。這比起早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