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行性分析报告建设是分析立项备案可研报告建议书范文格式模板范本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分析,策划方案申报书详细编制方案代项目建议书,建设工程新建改造改扩建拟建厂房生产线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县民俗博物馆工程
1.1.2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预计修建在现XX车站位置。其位于XX县城的文化核心区内,紧邻旅游内环线,周边有报恩寺、北岳殿、城墙遗址等历史遗迹。将新建各种特色餐饮、休闲小店。区位良好,配套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项目用地北面、东面紧靠县城的主干道,交通位置优越,公共设施完备。
1.1.3 项目建设目标
XX县民俗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集中展示XX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性的藏羌文化研究中心与藏羌民俗史证史料的核心汇集地。
1.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四大功能区:展示展演区、库房储藏区、研究管理区、接待服务区和其它辅助设施区组成。
2、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其中:展示展演区1650平方米、库房储藏区250平方米、研究管理区250平方米、接待服务区400平方米、其它辅助设施区100平方米。
1.1.5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投资总额包括建筑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等费用,投资估算总额为1400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960万元,包括土建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室外工程、布展工程、装饰工程等;工程建设其他费(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等)132万元、预备费108万元,藏品收藏费用200万元。
2、资金筹措
中央灾后重建基金1300万元,其他资金100万元。
1.1.6 项目建设周期
根据现行的建设程序,本项目从2010年6月立项至2011年12月竣工验收,建设周期控制在19个月。
1.2 项目法人
XX县民俗博物馆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2008.8.12);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法令、规范、定额、税费等文件;
4、《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发展计划委员会,1983年2月);
5、《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9号令)。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5.12”汶川特大地震,XX县遭受重创,羌、藏文化遭遇巨大的打击。为了圆满完成国家对XX县羌、藏、回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任务;为了更好地保存、收集、整理与研究各个时期XX县羌、藏、回族的珍贵文化与民俗遗存,XX民俗博物馆亟待修建。
2.2 建设的必要性
2.2.1 抢救多民族文化的需要
XX县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境内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XX县的白马藏族和甘肃文县、四川松潘、九寨沟等地区相比,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同时XX县是羌族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文化特色鲜明。白马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和谐相处,文化交融,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格。
2.2.2 宏扬世居民族文化的需要
1:白马藏族:XX县境内自古以来都是聚居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闭塞,远古的今仍生活在县内的高山密林之中,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与相邻而居的藏族、羌族均迥然不同。白马人的服饰极具特,男装为白色或青色右开襟长衫,系自制宽腰带;女装为白色或彩色长衫,下摆为百褶裙,上装胸、肩、袖等处和下摆边缘有彩色装饰,胸佩鱼骨牌,腰系自织彩色腰带,并配以铜钱串;男女均戴自制盘形荷叶边白色羊绒帽,顶插一支或数支白色公鸡尾羽,作为本民族的标志。白马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日常生活常以歌舞相伴,其“酒歌”和“圆圆舞”独具特色,引人入胜。白马藏族住房为“杉板房”,依山而建,屋顶呈“人”字形,上盖青瓦,记房屋均为三层,下层圈养牛、羊、猪、鸡等禽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粮食和作祭祀场所。(又称转山会和“羌年节”,已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族的民居建筑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其代表是羌族的碉楼,是羌寨标志性建筑。建于西汉时期的四川桃坪羌寨,经历了2000多年岁月冲刷,据说在此次地震灾害中依然巍峨耸立,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碉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仅存两座。它代表着中国羌族先民卓越的智慧和文明演进的光辉。
羌族的歌谣在羌族文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羌族人民的历史、生产、生活、习俗、宗教、道德和思想感情,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另外,羌族服饰,羌族刺绣、羌族民间音乐、舞蹈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质家园的建设,更是精神家园的重建,保护文化遗产在灾后重建精神家园中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修建XX县民俗博物馆,展现羌、藏、回、汉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