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概率安全目标.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电站概率安全目标.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向同性点源的源强 ? ?:每次核转变中发射的粒子数目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带电粒子 不带电粒子(光子、中子) 能量传输过程 不带电粒子 带电粒子 能量损失 中子 ? 重带电粒子 ? p f 电离(电离/激发) 辐射(轫致辐射) X、 ?射线 ? 快电子 e+ e-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作用对象 作用类型 吸 收 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 原子电子 光电效应 瑞利散射 康普顿散射 原子核 光核效应 弹性核散射 核共振散射 带电粒子 电场 电子对生成 Delbrueck 散射 介 子 光致介子 生成 间接电离辐射:光电效应 康普顿散射 入射光子 散射光子 康普顿电子 电子对生成 入射光子 相对重要性 原子序数 Z 光子能量 电子对效应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基本作用过程与物理量 能量的转移 比释动能 能量的沉积 能量的授予 吸收剂量 转移能 不带电粒子 在给定体积内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和。 电子对生成过程中的转移能 E- 负电子动能 E+ 正电子动能 比释动能 定义 不带电粒子在单位质量元dm中的 转移能的期望值,用K表示。 单位:戈[瑞] (gray) 符号:Gy 专用单位:拉德(rad) 换算关系:1 Gy = 100 rad 比释动能 Kerma Kinetic Energy Released in Material 阻止本领的定义 ? 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在单位路程上损失的能量。 - E 入射粒子的动能 - x 入射粒子通过的路程 ? 阻止本领与带电粒子的性质(电荷、质量、能量)和介质的性质(原子序数、密度)有关。 线阻止本领/质量阻止本领 ? 线阻止本领 ? 质量阻止本领 吸收剂量 □ 国际单位:J?kg-1或Gy □ 专用单位:拉德(rad) □ 换算关系:1 Gy = 100 rad Rad:Radiation Absorbed Dose Louis Harold Gray 戈瑞 1905 –1965 英国物理学家 创立辐射生物学 射程与衰减规律 射程:定义 带电粒子所能穿过的介质厚度称为射程,是带电粒子在入射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R 带电粒子 射程曲线 平均射程 探测到50%入射粒子的距离(R0) 外推射程 曲线最大斜率处切线与距离轴的截距( Rp ) 最大射程 Rmax 积分曲线 微分曲线 离辐射源的距离r N0 R0 ?粒子在空气中的电离能力(比电离) ?粒子在空气中产生一个电离对的平均能量约35.5eV ?粒子射程与能量的关系 (空气,标准大气压,15oC) (盖革公式) ?粒子在物质中的吸收 I0 入射前粒子的注量率 I 穿过x厚度物质时粒子的注量率 ? 线吸收系数(cm-1) ?m 质量吸收系数(= ? /?) xm 质量厚度(= x ?) ?粒子的射程 Ee 电子能量 A 吸收介质的原子量 Z 吸收介质的原子序数 ?射线衰减规律 ? 窄束射线 ? 宽束射线 B:积累因子 半值层(HVL) ? 定义 光子注量率减弱到入射注量率一半时的介质厚度,即: 光子平均自由程 ? 粒子注量率 ? e-?x 经过路程x未发生相互作用几率 ? ?dx dx路程中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 ? 粒子到发生相互作用前所经过的平均路程 核转变与放射性 电离辐射场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课程回顾 课程结束 谢谢大家 * * * * 质量亏损 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之和,少的那部分质量称为质量亏损(Mass Defect) 原子核结合能 结合能 当若干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核时,将释放的能量。 比结合能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一个核子所释放的能量。 比结合能物理意义 原子核拆散成自由核子时,外界对每个核子所做的最小的平均功。 比结合能曲线 比结合能曲线解读 对于质量数为中等数值的那些原子核,每一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最大;而质量数较大的重核区,或较小的轻核区的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都比较小。 当重原子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时,核子在较轻的核内会结合得更紧密,就可能会大量释放能量,这就是裂变能;当两个较轻的核发生聚合时,释放出的能量更大,就是聚变能。 放射性 放射性 原子核自发发射?、?、?射线的现象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