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七.doc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七
易三
綱領下
三聖易
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正德」意,如「利貞」,是教人利於貞正;「貞吉」,是教人貞正則吉。至孔子則說得道理又多。閎祖。道夫錄云:「『利貞』,『貞吉』,文王說底,方是教人『隨時變易以從道』。」
乾之「元亨利貞」,本是謂筮得此卦,則大亨而利於守正,而彖辭文言皆以為四德。某常疑如此等類,皆是別立說以發明一意。至如坤之「利牝馬之貞」,則發得不甚相似矣。道夫。
伏羲自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孔子自是孔子易。伏羲分卦,乾南坤北。文王卦又不同。故曰:周易「元亨利貞」,文王以前只是大亨而利於正,孔子方解作四德。易只是尚占之書。德明。
須是將伏羲畫底卦做一樣看,文王卦做一樣看;文王周公說底彖象做一樣看,孔子說底做一樣看,王輔嗣伊川說底各做一樣看。伏羲是未有卦時畫出來,文王是就那見成底卦邊說。「畫前有易」,真箇是恁地。這箇卦是畫不迭底,那許多都在這裏了,不是畫了一畫,又旋思量一畫。才一畫時,畫畫都具。淵。壯祖錄云:「須將伏羲畫卦,文王重卦,周公爻辭,孔子繫辭及程氏傳各自看,不要相亂惑,無牴牾處也。」
問易。曰:「聖人作易之初,蓋是仰觀俯察,見得盈乎天地之間,無非一陰一陽之理;有是理,則有是象;有是象,則其數便自在這裏,非特河圖洛書為然。蓋所謂數者,祇是氣之分限節度處,得陽必奇,得陰必偶,凡物皆然,而圖、書為特巧而著耳。於是聖人因之而畫卦,其始也只是畫一奇以象陽,畫一偶以象陰而已。但纔有兩,則便有四;纔有四,則便有八;又從而再倍之,便是十六。蓋自其無朕之中而無窮之數已具,不待安排而其勢有不容已者。卦畫既立,便有吉凶在裏。蓋是陰陽往來交錯於其間,其時則有消長之不同,長者便為主,消者便為客;事則有當否之或異,當者便為善,否者便為惡。即其主客善惡之辨,而吉凶見矣,故曰:『八卦定吉凶。』吉凶既決定而不差,則以之立事,而大業自此生矣。此聖人作易教民占筮,而以開天下之愚,以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事者如此。但自伏羲而上,但有此六畫,而未有文字可傳,到得文王周公乃繫之以辭,故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蓋是卦之未畫也,因觀天地自然之法象而畫;及其既畫也,一卦自有一卦之象,象謂有箇形似也,故聖人即其象而命之名。以爻之進退而言,則如剝復之類;以其形之肖似而言,則如鼎井之類,此是伏羲即卦體之全而立箇名如此。及文王觀卦體之象而為之彖辭,周公視卦爻之變而為之爻辭,而吉凶之象益著矣。大率天下之道,只是善惡而已,但所居之位不同,所處之時既異,而其幾甚微。只為天下之人不能曉會,所以聖人因此占筮之法以曉人,使人居則觀象玩辭,動則觀變玩占,不迷於是非得失之途,所以是書夏商周皆用之。其所言雖不同,其辭雖不可盡見,然皆太卜之官掌之,以為占筮之用。有所謂『繇辭』者,左氏所載,尤可見古人用易處。蓋其所謂『象』者,皆是假此眾人共曉之物,以形容此事之理,使人知所取舍而已。故自伏羲而文王周公,雖自略而詳,所謂占筮之用則一。蓋即那占筮之中,而所以處置是事之理,便在那裏了。故其法若粗淺,而隨人賢愚,皆得其用。蓋文王雖是有定象,有定辭,皆是虛說此箇地頭,合是如此處置,初不黏著物上。故一卦一爻,足以包無窮之事,不可只以一事指定說。他裏面也有指一事說處,如『利建侯』,『利用祭祀』之類,其他皆不是指一事說。此所以見易之為用,無所不該,無所不遍,但看人如何用之耳。到得夫子,方始純以理言,雖未必是羲文本意,而事上說理,亦是如此,但不可便以夫子之說為文王之說。」又曰:「易是箇有道理底卦影。易以占筮作,許多理便也在裏,但是未便說到這處。如楚辭以神為君,以祀之者為臣,以寓其敬事不可忘之意。固是說君臣,林錄云:「但假托事神而說。」但是先且為他說事神,然後及他事君,意趣始得。今人解說,便直去解作事君底意思,也不喚做不是他意。但須先與結了那一重了,方可及這裏,方得本末周備。易便是如此。今人心性褊急,更不待先說他本意,便將道理來袞說了。易如一箇鏡相似,看甚物來,都能照得。如所謂『潛龍』,只是有箇潛龍之象,自天子至於庶人,看甚人來,都使得。孔子說作『龍德而隱,不易乎世,不成乎名』,便是就事上指殺說來。然會看底,雖孔子說也活,也無不通;不會看底,雖文王周公說底,也死了。須知得他是假託說,是包含說。假託,謂不惹著那事;包含,是說箇影象在這裏,無所不包。」又曰:「卦雖八,而數須是十。八是陰陽數,十是五行數。一陰一陽,便是二;以二乘二,便是四;以四乘四,便是八。五行本只是五而有十者,蓋是一箇便包兩箇,如木,便包甲乙;火,便包丙丁;土,便包戊己;金,便包庚辛;水,便包壬癸,所以為十。彖辭,文王作;爻辭,周公作,是先儒從來恁地說,且得依他。謂爻辭為周公者,蓋其中有說文王,不應是文王自說也。」賀孫。
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