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DNA序列的外生菌根菌分子鉴定.pdfVIP

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DNA序列的外生菌根菌分子鉴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DNA序列的外生菌根菌分子鉴定.pdf

势。}兑明即使在生态位相似的同种植物根际促生菌s plymuthica的不同菌株|’日J, acyl.HSLs信号分子的产生是在GacA/GacS双因子调控系统的控制之下。 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DNA序列的外生菌根菌分子鉴定 林晓民1~,李振岐2,侯军1 (1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外生菌根菌是一类与植物根共生的有益真菌,其对提高植物的吸收能力和抗 病、抗逆性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这类真菌全都处于野生状态,分离获得其纯 菌种,是对它们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首要前提。因目前尚不能在人工栽培条件 下使外生菌根菌产生子实体,所以,对于从外生菌根菌子实体上分离到的菌种, 不能用传统的真菌种类鉴定方法进行菌种真伪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的诞 生,使得仅利用菌丝体材料即可实现对真菌菌种的鉴定。 作者对分离自6种外生菌根菌子实体的6个菌株和作为对照的3种栽培食用 Transcribed 菌菌株进行了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Spacer简称ITS) matsutake(ItoetImai)Sing.]予实体的1个菌株被证实为真正的松口蘑菌种,分 离自其它5种外生菌根菌子实体的菌丝体均被证明不是原分离子实体所属物种 的菌种。其中分离自褐环乳牛肝菌【SuiIlus commune Fr.),该分子鉴定结果进一步得到了出 被证实是裂褶菌(Schizophyrllum 菇试验的支持;分离自干巴菌(ThelephoraganbajunZang)子实体的1个菌株被 证实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该分子鉴定结果进一步得到了形态鉴定的支 持;分别分离自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fGomphidius 定是同一菌株,它们rDNA内转录间隔区的DNA序列完全相同,该DNA序列 与GenBank DNA序列数据库中一种内生真菌(Endophyticfungi)的相应序列 具有高度的同源性【96.61%(599/620)】,该内生真菌分离自我国台湾的珍稀植 柄牛肝菌[Leccinum 区DNA序列与互联网上DNA序列数据库中的所有序列同源性均较低,最高同 源性约为78%,这些同源序列均属于子囊茵。供试的3种栽培食用菌——桃红侧 103 耳(Pleurotussalmoneostramineus LVass.)、白阿魏侧耳(Pleurotusnebroden5括 Inzenga)和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DC.:Fr.)Qu61.】菌株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出 菇试验的鉴定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 DNA序列的物种分子鉴定是切实可行的,鉴定结果是可靠的。同时,本研究结 果也进一步显示了对分离自外生菌根菌子实体的真菌菌株实施鉴定的重要性,强 烈建议未经确切鉴定的外生菌根菌菌种不能在生产上应用。 链霉菌几丁质酶基因分子探测、克隆及原核表达 刘力强,张维宏,刘占良,李弧宁,杨文香,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保定071001) 本试验建立的PCR分子探测方法,可以从土壤细菌中直接筛选产生几丁质 酶的链霉菌菌株,发掘几丁质酶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克隆了一链霉菌菌株的几 丁质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 地高辛标记探针结合化学发光技术快速灵敏检测植物总 RNA中的llli眦方法 任波,马迪,李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