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ppt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解说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 区别: 联系: 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1-2)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有智慧没有学问又是怎么样?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 1.第一节阐明学问与智慧区别 运用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比喻论证) 学问: 原料 铁 工具 智慧: 熔炉 电火 透视、反想、远瞻 这些比喻贴切形象,从而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更准确。 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 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不见得有很好的学问或者是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 第三种:则是既有学问又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人情和事理都有独特的见解,对于学问有自己的独见。只有同时兼备了这两种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学问家。 研读课文第3段: 研读课文第4段: 研读课文第5段: 阅读第三节与第五节,比较这两段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之处? 第三节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先将没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做对比论证;然后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证。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服力量。 第五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而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 图示结构 * * 十一 学问和智慧 罗加伦 智慧胜于知识。 ——【法】帕斯卡 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则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 ——【德】海 塞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2、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 智慧是心灵的发现,是创造。 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我们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 互动交流 返回 返回 互动交流 1、作者在第三段中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先以有学问而无智慧可能导致的结果,从反面论证。(学习者即使掌握大量的材料,如果没有智慧,没有思考,不善于分析,就不会有发现。)然后再以科学研究的实例正面阐述,举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三例为证。 2、作者在举出实例的同时,有两处精彩的引用,分别是什么?怎么来理解? ① “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② 爱因斯坦的话是与赫胥黎的话相映衬的。为什么简单的东西一般人看不见? 这种客观存在,是任何一个会思考的人都有可能发现的,而如果不动脑筋,大家也只能与傻子一样。 3、作者强调了什么是大智慧者的重要的思想特征? 作者强调“见人所未见” 是大智慧者的重要的思想特征。 原因就在于只重视积累而缺少发现意识。 互动交流 2、“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应如何理解? 1、作者把书籍分为哪两大类?它们有何区别?其目的何在? 分为“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两大类。 有智慧的书: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 无智慧的书:不能得到启示,浪费时间。 这是对学习者的告诫,从这可以看出作者主张读书要选择,要精选有智慧的书。 对比论证的方法。 说明读书、著书都要讲智慧。 不是指语言优美,而是指有智慧的书有思想光辉,充满智慧与灵性,对读者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