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三营营长赵崇德.doc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三营营长赵崇德
1937年10月10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东渡黄河,进抵太原。此时,经雁门关南犯的敌人已占领了代县、原平,正向忻口进犯,形势异常危急。为了侧击南下忻口之敌,刘伯承师长指令第七六九团向敌后挺进,在原平、代县之间开展游击战争,伺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0月中旬的一天,部队来到代县以南的苏龙口村。苏龙口是滹沱河东岸一个不小的村庄,顺河南下便是忻口。隆隆的炮声不断由南方传来;敌人的飞机一会儿2架,一会儿3架,不断从头顶掠过,向忻口方向飞去。
为了弄清敌人机场的情况,第三营营长赵崇德随同陈锡联团长、汪乃贵副团长等领导一起,顺着山沟来到了滹沱河边。登上山峰,大家顿时为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东面是峰峦重叠的五台山,北面内长城线上矗立着巍峨的雁门关,极目西眺,管涔山在雾霭笼罩中忽隐忽现,对岸阳明堡镇的东南方,一群灰白色的敌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空地上,机体在阳光映照下,发出闪闪刺眼的光芒,那正是敌人飞机起落的地方――阳明堡机场。
为了减轻忻口正面兄弟部队的压力,团领导决定:坚决拔掉这颗钉子!随即经过周密研究,果断决定于当天夜晚突袭阳明堡飞机场。
面对此情,三营长赵崇德一再请战。团领导认为,三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能攻善守,向以夜战见长,曾得过“以一胜百”的奖旗。赵崇德,1932年入伍后,经过5年来在战火中的摔打,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位颇有指挥才能的青年指挥员。战士们都称赞他“打仗如虎,爱兵如母”。于是制定了战斗部署:由三营袭击机场,一营钳制崞县可能来援之敌,二营(欠七连)为预备队,并以第八连破坏王东堡的桥梁,保证三营后方的安全。
19日下午,各营、连纷纷召开支部大会、军人大会进行动员,干部、战士们个个意志高昂。老乡们听说八路军要去打鬼子,几个钟头之内就扎起几十副担架。
傍晚,陈锡联来到三营。战士们一起围了上来,争着表示决心。
“准备得怎么样啦?”团长问大家。
“没问题,团长,只要摸进机场,保证把龟儿子的飞机敲个稀巴烂!”战士们纷纷回答。
团长指着面前的一个小战士又问:“飞机全身包着铝皮,子弹穿不透,怎么办?”
这个小战士毫不犹豫,举起右拳在空中摇几摇,干脆而响亮地回答:“我们研究好了,用手榴弹捶它!”
赵崇德向战士们说:“同志们,有人说我们拿着这些武器去打敌人是‘白送礼’,这回我们一定打个漂亮仗给他们看看!”
虽然是第一次与侵华日军作战,而且又是去打从来也没打过的飞机,但谁也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
夜里,赵崇德率领部队悄悄地出发了。
战士们一律轻装,棉衣、背包都放下了,刺刀、铁铲、手榴弹,凡是容易发出响声的装具,也都绑得紧紧的。长长的队伍,顺着漆黑的山谷行进,神速而又肃穆。
向导是一位曾经在机场干过苦力活的老乡。他对这一带的道路了如指掌。在他的引导下,部队很快涉过了滹沱河,来到了机场外边。
机场里死一样沉寂。部队爬过了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赵崇德带着十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准备袭击敌守卫队的掩蔽部,示意十一连直向机场中央的机群扑去。
突然,西北方向有个敌兵哇啦哇啦地呼叫起来。紧接着便响起了一连串的枪声。原来十连与敌哨兵遭遇了。就在这一瞬间,赵崇德指挥十连和十一连同时发起了攻击。战士们高喊着冲杀,勇猛地扑了上去。枪弹、手榴弹一齐倾泻,一团团的火光照亮了夜空。正在机群周围巡逻的敌哨兵,和冲在前面的战士绕着飞机互相角逐。机舱里值勤的驾驶员被惊醒了,他们惊慌之中盲目开火,后边飞机上的机枪子弹接连打进了前面的机身。
战士们边打边喊:“这一架算我的!”也有人七手八脚地往机身上爬。机枪班长老李早爬上了一架飞机的尾部,端起机枪向机身猛扫。
正打得火热,敌人的守卫队嚎叫着向战士们扑来,就在20多架飞机之间,敌我混战在一起,展开了白刃战。赵崇德奋不顾身,跑前跑后地指挥部队。突然,他看见一个敌人打开机舱,跳下来抱住了一个战士,那个战士回身就是一刺刀,结果了他的性命。赵崇德大声喊道:“快!手榴弹,往飞机肚子里扔!”只听“轰!轰!”声不断,敌机一架接一架地燃起大火。火乘风势,风助火威,滚滚浓烟卷着熊熊烈火,弥漫在整个机场。
正在这时,赵崇德不幸中弹负伤。通信员跑过去,背起他往后撤。赵崇德喊道:“不要管我,去炸……”话没说完,敌人的一排子弹射来,两人一齐倒下……
战士们高喊着“为营长报仇!”,更加勇猛地向敌机冲杀。不到一个小时,24架敌机被炸毁,100多名敌兵被消灭,等驻在机场外围的敌装甲车赶来增援时,三营已胜利撤出了战斗。
赵崇德,河南商城县余店人,1914年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缺衣少吃。1932年工农红军来到他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