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文化知识问答
问:闽文化与福建现代化有什么关系?研究闽文化的意义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发掘福建民间工艺。如德化瓷业科研人员将古瓷雕重放异彩,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推出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专业。如‘93福建山水风光游、‘94福建文物古迹游、‘95福建民俗风情游等。第三,有利于进一步采撷福建民风。如建瓯排幡等曾被称为“华夏绝艺”、“天下第一”。第四,有利于开发闽地精神文化资源。如近代侯官文化中敢为天下先、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五,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闽地艺术优势。如文化部曾先后任命福建的龙海、同安、晋江、莆田、漳平新桥、诏安、建瓯等为“书画之乡”,可由此推动书画在农村的普及。第六,有利于建立海峡西岸文化走廊。海峡西岸的闽东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这些资源,有利于闽东南的建设。第七,有利于沟通与台湾关系。台湾80%为福建人,闽台同属一个文化区,闽台血缘相亲,地缘相近,语言相通,民俗相同。第八,有利于增强海外侨胞对闽地的凝聚力。福建省旅居海外乡亲有1030万人,各种同乡会、联谊会活动的开展,加深了与福建的联系。
问:闽文化主要由哪些方面构成?
答:闽文化的形成与六个方面关系密切。第一,闽越文化的遗风。一般认为福建的土著民族是闽越族,虽然中原汉族人民南迁入闽后,闽越人在福建各地主人地位逐渐被替代,但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却不同程度地被保存。比如闽越人图腾蛇,至今这种蛇崇拜还在福建不少地方得以保留。第二,中原文化的传入。中原汉族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代陈元光开发漳州,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第四次是北宋南迁。第三,宗教文化的传播。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福建都不同程度、不同区域盛极一时。仅以佛教为例。据八十年代末调查,全国现存汉传佛教寺院5000多座,而福建就有4000多座,全国僧尼17000多人,而福建僧尼约10000多人。曾有“佛教在中国,中国佛教在福建”之说。中国佛教的净土宗、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慈恩宗、贤首宗、密宗等八个主要宗派,都不同程度在福建流传过。泉州曾被称为“泉南佛国”,近代四大高僧弘一、虚云、太虚、圆瑛都曾在福建弘法。第四,海外文化的冲击。福建有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海岸线,早在南朝时代,就与海外有联系。宋元时期,泉州港为世界著名商港。明代,漳州月港为全国走私大港。目前居国外的福建华侨约1030万人,他们都与家乡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五,台湾文化的交融。闽台一水相连,地缘相近,习俗相同,血缘相亲,语言相同,台湾人有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除了福建文化对台湾文化产生影响外,台湾文化也对福建文化产生了影响,比如漳州的锦歌传入台湾后,经过台湾宜兰艺人不断加工成为“歌仔戏”,之后又传入漳州,成为“芗剧”。第六,领域文化的渗透。福建北连浙江,南接广东,西临江西,这几个领域的文化长期对福建渗透,特别在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问:为什么说各种区域都具有各自特点,是闽文化多元性特点之一?
答:对多种区域的特点,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徐晓望主编的《福建思想文化史纲》将闽文化分为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个文化区,认为闽北文化为典型的山林文化、闽南文化为典型的综合型文化、闽西客家文化为典型的移民文化。倪建中主编的《人文中国》将闽文化分为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四个文化区,认为其差异极大,如闽东的求稳怕乱,闽西的宗亲内聚,闽南的过番出洋,闽北的安贫乐道。李如龙所写《福建方言与福建文化的类型区》将闽文化分闽东的江营文化、闽南的海播文化、闽 北的山耕文化、闽西的移垦文化。何绵山主编的《福建经济与文化》将闽文化分为六大文化区,即:福州文化区、莆仙文化区、闽南文化区、闽西文化区、闽北文化区、闽东文化区,每一文化区的精神文化都有其鲜明特点。如福州人的便宜行事,莆仙人的精明省检,闽南人的热情豪爽,闽西人的纯朴好客,闽北人的安分吃苦,闽东人的勤勉笃厚。但各个文化区再细分,也有不少区别。如闽南指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市,这三个市的文化有很大差异。就是泉州市,沿海的晋江、石狮,与永春、安溪、南安也仍有明显的差别。
问:为什么福建各文化区域人的性格千差百异,是闽文化多元性特点之二?
答:不同区域人的性格千差百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山东人的豪爽,上海人的精明,浙江人的机灵……福建人以什么特点著称呢?杨东平在《城市季风》中援引韩国一家刊物对福建人的评价:“福建人特别小气。下雨时带两把伞,自己用一把,卖一把。”这其实不能代表福建人的性格,福建人性格的差异十分鲜明、如果是闽南人,或许干脆把自己要用的伞也送人,交个朋友,今后也多一条路。如果是福州人,或许多带几把伞,能赚则赚,又不是坑蒙拐骗,何乐不为?如果是闽北人,或许只带一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