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中小学生的压力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应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 ——心理减压训练的基本方法 郑小琴 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邮箱:546690771@ 手机 中小学生是成长中的青少年,拥有烂漫的童年,美好的梦想,天真的心灵……他们生活在绚烂色彩编织的童话里,快乐自在;生长在明媚的阳光下,活泼幸福。但走进他们的生活,走入他们的内心,不难发现,他们心灵负载着超乎想象的压力,快乐和美好远离他们的生活,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抑郁、焦虑、自卑、孤独等情绪,严重者患有强迫症,甚至心理疾病,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成年人都带着深重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危机感在自己的人生座标上疲于奔命,尽管这样,生怕被生活的魔掌抛开,被时代的车轮甩掉,无形中,这种社会压力转嫁到了孩子身上,所有的学子都绷紧了一根弦:要想将来在这个近乎残酷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理想,必须考上重点中学,走进名牌大学。这种思想总是萦绕在他们的心头,如同巨石一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如今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重心,每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仿佛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家长们总想让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在孩子疲惫不堪的身影中得到某种满足。为了圆自己的梦,也为了孩子名列前茅、出类拔萃,家长们除了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还利用假期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他们辛辛苦苦地酝酿孩子的悲剧命运,争分夺秒地制造着孩子的成长苦难,父母过高的期望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使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灵性和天真已丧失殆尽。孩子与其说是家庭希望的载体,不如说是家庭压力的承受者.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逼向孩子,使他们在重压下挣扎、呻吟。 ?? 如今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地方对教育的评价还没有从应试教育转变过来,还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分数这把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达摩克利斯剑仍在施展其神奇的魔力,仍是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师生们往往将分数看得至高无上,他们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为了取得高分数、好成绩,教师就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练,课后还要布置总也写不完的作业,让学生爬书山、钻题海,还要迎接名目繁多的考试和各种方式的评比,学生们神经高度紧张,稍有不慎,便有排名人后,整天生活在高压之下,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 优等生,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家里是乖孩子,在班里众星捧月,鹤立鸡群。各方面优秀,头顶眩目的光环,身上也就背负着过高的期望.为了维护自己崇高的形象,完善自我,只有各方面力求完美。为此,他们付出了很多,心理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作为后进生,思想消极,性格孤僻,不思进取,则要忍受老师的冷遇,家长的辱骂,同学的白眼,从而心理的压力也非常人能比。 一、压力的涵义与特征 二、中小学生心理压力的表现 三、中小学生压力形成的原因分析 四、中小学生心理减压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一、压力的涵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压力 1、任何能够扰乱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使人们产生异常行为的干扰都可称之为压力。(压力源) 压力源分类:(外部压力与内在压力;生物性压力、精神性压力、社会环境压力;预期压力、情境压力、慢性压力、残留压力) 2、压力是一种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压力反应、应对方式:警觉阶段、对抗阶段、衰竭阶段) 3、压力是由于刺激所产生的身心失调状态。(结果、亚健康状态) (二)压力的认识误区 1、所有压力都是坏事。 2、压力越少越好。 3、压力管理的目标就是消除压力。 (三)压力的积极作用 1、动力作用 2、挑战感和兴奋感。 3、关注细节,把事情做准确。(倒“U”关系) (四)压力管理的目标 1、将过度压力转化为适度压力。 2、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 3、适应压力、快乐生活和工作。 (1)生物层面:放松身心、休息与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 (2)精神层面:开放热情、积极乐观、表达感受、兴趣广泛、心灵自由。 (3)社会层面:社会支持、时间管理、珍爱亲情、友情爱情。 二、中小学生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 1、学习问题。(成绩下降、成绩不好,考试焦虑、厌学、学习习惯和态度不好、学习方法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 2、人际关系问题。(同学、朋友、老师、父母) 3、青春期问题。(身高体重的烦恼、异性关系对异性的关注引起的烦恼、暗恋、早恋、被异性爱慕追求) 4、挫折适应问题。(不积极面对,一蹶不振) 5、情绪情感问题。(喜怒无常、情绪不稳、青春期逆反和闭锁) 三、中小学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