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终稿.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学时:78+20 学分:5.5 车向泉 email: chexq@ 2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教材: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裘雪红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3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综合成绩= 期末考试×60%+实验×20% +期中考试×10%+平时成绩×10% 平时成绩:课堂测验,作业情况,到课情况。 3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第1章 序论 第2章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表示 第3章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第4章 存储系统 第5章 指令系统 第6章 中央处理器 第7章 流水线技术与指令级并行 第8章 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 第9章 并行体系结构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第1章 绪论 5 第1章 序论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分层组织结构 计算机的分类、性能描述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的发展史 7 电子模拟计算机: 由模拟电子器件(如模拟加法器、减法器、乘法器、除法器等等)构成 电子数字计算机: 能对离散逻辑符号表示的数据或信息进行自动处理的电子装置。 8 一、发展经历 第0代:机械计算器 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器 第1代(1946~1954):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电磁继电器,机器语言编程 如:ENIAC、IBM 701 第2代(1955~1964):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磁芯,监控程序,高级语言 如:IBM 7030、Univac LARC 第3代(1965~197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4代(1975~199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5代(1991~?):高性能智能计算机 Babbage Difference Engine 巴贝奇的差分机 Charles Babbage在英国皇家资金援助下开发。 能用20位十进制计算完成7次多项式的计算。 1833年由于开发费用耗尽导致开发中断。 9 1991年伦敦国家科学博物馆根据巴贝奇的设计,利用当时机械加工的精度制作了阶差设施,证明了这台机器能够正确运作。“Difference Engine No.2” Babbage Difference Engine 巴贝奇的差分机 存储阶差的 柱子(背面) 10 依次对7个阶差相加 将计算结果传给 打印机的轴 实现20位 加法的柱子 由人旋转 的手柄 传递动力的轴 打印机的印刷部分 石膏盘 输送部分 ENIAC 11 IBM 7030 12 IBM 7030 Stretch circuit board The IBM 7030 System Operators Console 13 一、发展经历 第0代:机械计算器 第1代(1946~1954):电子管计算机 第2代(1955~1964):晶体管计算机 第3代(1965~197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小规模及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多层印刷电路板、磁芯存储器,高级语言、分时操作系统 如:IBM 360,IBM 370,DEC PDP-8 第4代(1975~199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5代(1991~?):高性能智能计算机 14 一、发展经历 第0代:机械计算器 第1代(1946~1954):电子管计算机 第2代(1955~1964):晶体管计算机 第3代(1965~197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4代(1975~199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 DOS、Windows、Unix IBM 3090,VAX 9000,IBM PC 兼容机, 苹果Macintosh 第5代(1991~?):高性能智能计算机 15 一、发展经历 第0代:机械计算器 第1代(1946~1954):电子管计算机 第2代(1955~1964):晶体管计算机 第3代(1965~197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4代(1975~199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5代(1991~?):高性能智能计算机 超大规模、超高速集成电路 多处理器、多核处理器 高性能计算机,如集群系统 16 二、摩尔定律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65 年, “摩尔定律”: 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集成度提高100倍,则相对价格可以降低100倍、性能可提高100倍、可靠性也可以提高100倍。” 摩尔定律的未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使芯片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仙童半导体公司(飞兆半导体公司) 与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共同拥有集成电路发明专利。 “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象个成熟了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