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日常礼仪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
行走之礼
见面之礼
入坐之礼
成人礼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起源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礼仪——发展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礼仪——发展
行走之礼
行走礼仪中, “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和感谢的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女子行拱手礼时则正好反过来,这是因为男子以左为尊,女子以右为尊。
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当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顿首,指磕头。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树人顿首。十二月九日。”
入坐之礼
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成人礼
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
冠禮儀式進行的程序:
1. 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
2. 就位: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
3. 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
4. 就位:冠者(笄者)走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
5. 宾盥:正宾洗手做准备。
6. 初加:正宾跪坐下为冠者(笄者)梳头加巾(笄)。
7. 一拜:冠者(笄者)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8. 二加:正宾为冠者(笄者)着帽(簪上发钗)。
9. 二拜:冠者(笄者)面向正宾,行 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10. 三加:正宾为笄者冠者(笄者)着幞头(加钗冠)。
11. 三拜:冠者(笄者)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
12. 置醴:有司摆好醴酒席。
13. 醮子:冠者(笄者)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吃一点饭。
14. 字冠者(笄者):给冠者(笄者)取“字”。
15. 聆训:冠者(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
16. 揖谢:冠者(笄者)向在场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
17. 礼成:冠者(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礼成。
行走之礼
见面之礼
入坐之礼
成人礼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到此结束,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