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1、君主立宪制 (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无权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如英国 (2)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虽受宪法限制,但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拥有广泛权力。约旦 2、民主共和制 (1)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象征,总理掌握最高行政权。如德国 (2)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拥有广泛权力。如美国 ★近代欧美国家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政体下,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立法权则归议会所有。 1、确立背景 (1)经济基础:15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得到发展。(注意:与工业革命无关) (2)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 (3)历史传统:起源于中世纪的议会与王权作斗争的传统。 1215年《大宪章》提出了“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立宪政治的基础,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政治权力由英王向议会转移.) 2.正式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过程: ①《大宪章》给王权设定界限。 ②孟福尔创立了议会的雏形。 ③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2)标志: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 ①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力. ②意义:英国实行议会和国王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3.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1)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2) 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①集体负责——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权力制衡——内阁掌握行政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两党轮流执政——首相和内阁必须从选举获胜的多数党中选择 (3)结果: 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逐渐形成,议会选举由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4.完善:普选权的扩大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进程: ①、1832年,第一次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②、19世纪后半期第二、第三次议会改革——成年男性获得普选权。③、20世纪初,平民议员在下院中超过了半数——政治民主化重大里程碑。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妇女获得选举权。 (3)结果和意义: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多数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其它国家的民主化提供了借鉴。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意义): 1、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议会掌握国家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作用(意义):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与内阁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化道路,从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思考:18世纪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与中国明代的内阁制的比较 1.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