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第二课时)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影响物象外形形态的内在因素有许多,复杂的外形我们可以借助“概括基本形”和“比例分段”的方法进行观察和理解。弱化对象的细节变化,仔细比较由基本形构成的每部分的比例关系,可以让我们较为快速而准确地对物体形成深入、完整的印象。基本形和比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客观、准确地把握对象外形。 基本形与比例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抱貂女郎 油画 (意大利)达·芬奇 传统写实绘画中,经常运用几何形来对复杂的物体进行概括、分析和理解。 基本形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a等于瓶子的1/3,c等于瓶子的1/2,b段是a段的几分之几?这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题,相信凭你的眼睛很快能判断出来。这种观察方法常被用于素描习作或速写练习。 比例分段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运用比例分段的观察方法对比画出画面上的器物。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局部) 欣赏与练习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在临摹画面时,先要确定画面的中轴线,借助中轴线来明确处于画面中部的某个主要形体的大小和准确位置,然后根据需要细化纵横轴线,利用轴线确定画面其他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比例关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学生作业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1/2、1/3是我们在绘画过程中反复使用的比例,借助它们去描述形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是较为简单有效的。   运用这种方法在右边的作品中找找看哪里为1/2或1/3的位置,并尝试运用几何形迅速概括出画面人物的轮廓。 着衣人物半身带手素描 宋星 欣赏与练习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学生作业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将客观有机的形解构为几何化的外形组合,这是现代派绘画常用的变形方式。大胆的变形可以帮助画家摆脱具体物象的干扰,更好地专注于点、线、面、色等绘画基本元素的研究。 镜前女子 油画 (西班牙)毕加索 大胆的变形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人物素描 (瑞士)贾科梅蒂 人物素描 (德国)H.捷申 欣赏与练习   怎么这么胖?怎么这么长?画家故意夸张人体结构的比例关系,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人造成的窒息、压抑感。由此可见,比例的适当变化可以强化某种情绪的表达。尝试用变形手法画出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注意利用夸张的比例处理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形象是具有方向性的,不同方向的形象具有不同的动势趋向。另外,形象的不对称感,让我们感受到形象角度的偏离,也可以使形象产生一定的动感。   复杂的形象,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多个形的组合体。运动中的复杂形象,它的各个局部形的动势趋向、角度偏离各不相同,由此呈现出一种整体节奏的美。单个不同方向的形象成组后,则会形成整体新的动势趋向。 形象的动感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画面中每朵花的朝向各不相同,对应着这种角度的偏离,静止的花卉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动感。仔细观察画面上箭头标注的方向,体会每朵花的动势特点。 玫瑰 油画 (法国)方丹—拉图尔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画面中金黄色的向日葵姿态各异,不同的动态交织组合在一起,配合枝干放射状的朝向变化,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受,仿佛正在演绎着生命激扬的舞蹈。 向日葵 油画 (荷兰)凡·高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复杂对象的动势呈现多重组合关系。作品中两条水平展开的动势线决定了整幅画平静、广阔、宏大的基调,而山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动势,把这种不同的动势连成弯曲流转的轨迹,整座山便像河一样流动起来了。 大地之歌系列之一 油画 丁方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小练习   找一盆花写生,方法不限,注意表现形象的动感。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客观物象总是依据自身的规律来呈现,而我们又有自己的表达愿望,因此很多时候客观物象在我们脑海中最初的视觉印象是纷繁复杂的,有待我们的加工、选取及梳理。 形的梳理和表达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一位成熟的画家在写生前往往会用双手比画着,搭成一个简易的取景框去观察对象,其意义何在呢? 取 景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广州美术学院学生素描作品 根据表达的需要,大胆进行取舍,这种方法就像从窗户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