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语文学案:4-13《与高司谏书》(一)(语文版必修四).docVIP

2016年高一语文学案:4-13《与高司谏书》(一)(语文版必修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 与高司谏书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欧阳修名句。 2.读: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3.写:运用层层说理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4.练:掌握名词用作动词的活用方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 欧阳修名句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朋党论》) 2.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朋党论》)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 5.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 9.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 二、了解文学常识 作者及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其创作实绩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搜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高司谏,即高若讷,时任司谏。“与高司谏书”,就是“给高司谏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北宋景祐三年,欧阳修时年三十岁。当时,宰相吕夷简在位日久,政事积弊甚多,又任人唯亲。为此,范仲淹多次上书,主张选贤任能,指斥吕夷简,因而得罪宋仁宗和吕夷简,被贬为饶州知府。当时朝臣纷纷论救,而身为左司谏的高若讷不但不救,反而在友人家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怒不可遏,便写此信痛斥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仁宗,于是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其后更十一年(ɡēnɡ)  (2)侃然(kǎn) (3)以为当黜(chù) (4)不敢一忤宰相(wǔ) (5)谏诤(zhènɡ) (6)擢用(zhuó) (7)班行(hánɡ) (8)闵足下之不能(mǐn) (9)诋诮(dǐqiào) (10)懦软(nuò) (11)殁(mò) 2.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 (1)通假字 ①亦将闵足下之不能:通“悯”,怜悯。 ②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③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通“以”,表时间的界限。 ④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通“座”,座位。 (2)一词多义 ①说 ②责 ③顾 ④见 (3)虚词归纳 ①以 ②其 四、速读感知课文 在这封书信中,欧阳修怒不可遏,痛斥高若讷。他是怎样痛斥的呢?请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答:  答案 [文白对读]    一、词句梳理 1.古今异义 (1)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 古义:普通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2)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 古义:获罪。 今义:指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 (3)日日备顾问 古义:咨询。 今义:有某方面的专门知识,供个人或机关团体咨询的人。 (4)此君子之贼也 古义:败坏者,祸害。 今义:偷窃别人财物的人。 (5)进用谏臣,容纳言论 古义:采纳。 今义: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 (6)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 古义:真正了解。 今义: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7)是聪明有所未尽 古义:听觉、视觉灵敏。 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2.词类活用 (1)某年十七时,家随州:名词用作动词,居住 (2)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名词用作动词,张榜公告,布告 (3)有能辨是非之明: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明的才能 3.特殊句式 (1)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前日范希文贬官后:被动句。贬,被贬官 (3)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定语后置句。“如此”作“圣主”的定语,后置 (4)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安道家”是介宾短语,作“相见”的状语,后置 4.翻译句子 (1)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 译文:  (2)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