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教程》教案 第11课 宋词、元曲之美.docVIP

《大学美育教程》教案 第11课 宋词、元曲之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元曲之美

宋词、元曲之美第课

13

13第

13

第课宋词、元曲之美

PAGE5

PAGE4

PAGE4

课题

宋词、元曲之美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宋词的特点、词牌的来源以及宋词的派别

(2)了解元曲的基本特点及历史成就

能力目标:

能够从经典的诗词曲作品中领略辞章美,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素质目标:

(1)提高美育素养,能运用所学知识赏析诗词曲之美

(2)在实训中,与同学协调配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宋词和元曲的鉴赏

教学难点:体会宋词和元曲中蕴含的哲理、意境和格调,欣赏宋词和元曲的艺术之美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一节课:考勤(2min)→诗歌欣赏(8min)→传授新知(15min)→宋词鉴赏1(10min)→宋词鉴赏2(10min)

第二节课:诗歌欣赏(10min)→传授新知(10min)→元曲鉴赏1(10min)→元曲鉴赏2(10min)→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min)→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min)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诗歌欣赏

(8min)

【教师】通过PPT展示《鹤冲天·宋词之美》词文,并进行朗诵,让学生思考感受宋词之美

【学生】聆听、思考、体会

通过朗诵诗歌,赞美宋词,为传授新知进行铺垫

传授新知

(15min)

【教师】讲解宋词的特点

词是音乐文学,是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用以配乐歌唱的抒情诗,即先有了音乐的曲谱,然后再“倚声填词”。

【教师】讲解词牌的来源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3.词的题目

【教师】讲解宋词的派别

按照风格划分,宋词的派别主要可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词的内容多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风格多为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一般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柔婉之美,代表作品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等。

豪放派词的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磅礴大气,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词牌的来源和宋词的派别,以及宋词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宋词鉴赏1

(10min)

【教师】自行查找相关资源,播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欣赏”短视频,通过PPT展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文,然后介绍作者、讲解注释,并诗化译文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这首词属于什么流派?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意境?

【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回答

【教师】评价学生发言,进行鉴赏分析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阕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阕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阕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明沈际飞在《草堂诗余续集》中评价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今人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此词写别愁,凄婉已极。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

通过对词进行鉴赏,加深学生对婉约派宋词的认识,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宋词鉴赏2

(10min)

【教师】自行查找相关资源,播放“《卜算子·咏梅》赏析”短视频,通过PPT展示《卜算子·咏梅》词文,然后介绍作者、讲解注释,并诗化译文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这首词属于什么流派?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意境?

【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回答

【教师】评价学生发言,进行鉴赏分析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