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JK-语文风景线.doc
200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资源库
第六部分 高考作文
第一讲 高考作文新趋势
第一节 作文命题呈现多元
我们先看一看近三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全国 Ⅰ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Ⅱ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Ⅲ卷: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Ⅳ卷: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全部是话题作文) Ⅰ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Ⅱ卷:位置和价值
Ⅲ卷:忘记和铭记
(全部为话题作文) 卷Ⅰ:乌鸦学老鹰
卷Ⅱ:阅读率调查
(全部为材料作文) 北京 以“包容”为题作文(命题作文) 以“说‘安’”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命题作文,加文体限制) 北京的符号(命题作文) 上海 忙(话题作文) 对当今文化生活审视辨析(材料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作文) 天津 材与非材(话题作文) 留给明天(命题作文) 愿景(命题作文) 重庆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话题作文) ①筷子(小作文,说明文)
②自嘲(命题作文) 小作文:车站一瞥(命题作文)
大作文:走与停(话题作文) 辽宁 平凡和自豪(命题作文) 今年花胜去年红(命题作文) 肩膀(命题作文) 山东 双赢的智慧(话题作文) 星星的联想(材料作文) 江苏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话题作文) 凤头、猪肚、豹尾(话题作文) 人与路(命题作文) 浙江 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作文) 一枝一叶一世界(话题作文) 生无所息/生有所息(话题作文) 湖南 家庭教育(话题作文) 跑的体验(话题作文) 谈意气(命题作文,议论文) 湖北 买镜(话题作文)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材料作文) 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材料作文) 广东 语言与沟通(话题作文) 纪念(话题作文) 雕琢心中的天使(话题作文) 福建 人物或文学形象(话题作文) 圆与多角圆(图形作文) 创新思维课三个话题(话题作文) 四川 问(话题作文) 江西 脸(话题作文) 雨燕减肥(话题作文) 安徽 读(话题作文) 由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作文命题仍然呈多元化的趋势
2004年几乎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到2005年打破了这一状况,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2006年的高考中,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有明显的增加,话题作文仍是一股重要势力。上表中共有大小作文题目十八道,其中话题作文占七道,命题作文占七道,材料作文占四道。
二、命题作文的异军突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三、从题目的构成来看,关系型的作文有所减少,出现了灵活多样、百花齐放的状况
这里面有关系型的,如江苏的“人与路”、重庆的“走与停”等,也有一个词的,如辽宁的“肩膀”、四川的“问”、安徽的“读”、天津的“愿景”等,还有偏正结构、动宾结构等多种形式。
四、取材视野广阔,拓宽了情景材料的来源
今年的作文取材十分广泛,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现实镜头,有的是网络调查……,例如:浙江的“生无所息/生有所息”话题作文和江苏的“人与路”的命题作文的材料是名言警语;山东的无标题式材料作文、江西的“雨燕减肥”话题作文、广东的《雕刻心中的天使》和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寓言故事;重庆的“走与停”命题作文和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命题作文是现实镜头;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广西)高考作文题是网络调查。选取材料形式不同,表面看是信息来源问题,实质上反映出了作文命题开始走进现实生活的思想和贴近考生生活的方向。考生写作的自主性更强了,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宽广的平台使之有一显身手的余地,思考角度与现实距离更近、更和谐。所有的情景材料都非常注重激活学生生活情趣和写作能力的积淀,这既有利于考生的才情展现,并将作文生命植于生活的源头,赋予新鲜气息,又有利于增强人文底蕴,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五、关注情感哲理,引发了直面人生的思考
各地作文命题既保持了健康格调,又关注了考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直面人生,感悟人生。这很符合考生的自身认识的规律,自我审视的情感价值。人情味更浓,生活性更强,涵盖理性,看重思辨,呼唤“理性”的光芒,关注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关注心灵的自我修养。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以理性思辨为目的,发掘考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同时,回避热点又暗合时代主题,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前几年的作文题,不是“诚信”,就是“选择”,大多体现社会价值、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外在价值观的灌输。但这两年,尤其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则不然,非常强调思维的辩证品质,要求能闪现出人生的智慧,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对生活的理解
或对生活的把握。可以说,现在的作文强调一个“我”字,强调“我对生活的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