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韩中文人在现代初对 世界苦 时代的书写
李宝
1 世界苦 时代
现代初 东 西方 文人 经常 想 起 世 界苦 ( W e ltschm erz, W orld-sorrow ) 这 个词 汇。 18 世纪 一个德国文人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汇, 我们从 世界 苦 能够推测出现代初文人在精神上的烦恼。一般 世界苦 被解释为典型的浪漫主义情绪, 对世界的 虚无主义 的厌恶 和 对生 活的 怀 疑。西 欧 文人 跟 充满 矛盾的世界不能协调, 他们在烦恼和绝望中挣扎。
现代初期的中国文人也不例外。鲁迅在 野草 序里说: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 我将开 口, 同时感到空虚 , 并提出反问, 断言这也许就是
世界苦恼 。 鲁迅的反问出于他自己察觉到了人 生真相而不能明确地描绘出来。像鲁迅一样, 现代 初韩国文人也绝望,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描绘内 心情感的语言。金东仁说: 我的家庭非常严格, 甚 至仆人也不该说下流话, 而且我去国外留学, 所以 不知道太多关于韩国语言的基本知识, 关于标准语 言 (首尔话 ) 的知识只是从基督敎的圣经学习的, 所以 我 很 难找 到 确 切的 词 汇, 很 难 突 破 这 个障 碍。 对鲁迅和金东仁来说, 写作过程中的最难点 是描绘构想的语言, 而不是构想本身。
歌德 可以说 是开 创 德国 民 族文 学 的作 家。 众所 周知, 他的小说里的角色是 世界苦 的产物。 歌德是以德文写作, 当时经典语言或书面语言是拉 丁文, 德文 只不过是 一种方言。他 感受到 世界
苦 , 因为他面对世界的大变动有了新感受而感觉到 描绘的困难。 世界苦 可以说是一种与世界无法调 和的感受, 同时也是找不到确切的语言而感受到的 绝望。 世界苦 的基本因素就是 表现苦 。
2 第三人称代词
众所周知, 现代初, 韩中文人要自觉地抛弃自 己的语言, 这些运动被称为韩国的 国文运动 和 中国的 白话文运动 。他们激烈地废弃已存而熟悉
参见 http: / /de lux e britann ica co kr /bo l/top ic asp? article_ id= b12s1038a 怎么写 , 魯迅选 集 , 第 四卷, 人民 文学出 版 社, 1993, 第 19页。 金东仁: 文壇三十 年的痕迹 , 东 仁全集 , 第 八卷, 弘字出版社, 第 395页。 参见 K mi , Sengok: 西洋文学 史的 演变 西 洋 文学思 想史 试 论 , 高 丽 大学 出 版 部, 2004, 第 211~ 212页。 坪內逍遙说: 我们需要知道, 在某 种意义上二 叶 亭四迷是明治文学的真正 先驱, 明治 20年前后 是 新文 学 史 上 划 时 代 的 表 现 苦 , 参 见 Park, Jinsu: 韩日 现代 小 说的 成 立和 语文 一 致 以 浮 云 和 无 情 为 中 心 , K mi , Chaesu 编 韩国 与日 本 的语 文一 致 体形 成过 程 , 宝 库社, 2002, 第 135~ 136页。
64 2006年冬季号
的书面语, 可是当时没有 语言能够代替 已存的语 言 汉文、文言。确切地说, 即使可以代替的书面 语是以韩文和白话的形式存在, 他们也会认为韩文和 白话太粗糙而不能充分地描绘自己刚得到的新感受。
我想, 国文运动 和 白话文运动 不是用 汉文和文言代替韩文和白话, 而是一个创造新书面 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日文被看作现代化了 的语言, 所谓 日文 也是仿照英文和英文的语法 变化了的。 韩国和 中国文人开始使用标点符号, 划分段落, 使用过去时态, 琢磨形容词和副词等词 类。 仿照英文的书写, 一方面虽然的确是追求西 欧的方法, 可是, 我们不该忽视这是一种非常艰难 地努力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压抑他们的汉字 和汉文。
在输入英文语法的尝试中, 我们值得注意围绕第 三人称代词的话语。韩中文人从英文 和日文中知道 了
H e 和 She 、 彼 和 彼女 即 他 和 她 的区分。这个发现可以说是所谓 新感受 。我 们可以知道, 从围绕第三人称代词的讨论, 现代初震 动韩国和中国的 语文一致话语就是关于描 绘新感受的 问题, 而不是如实和自然而然地描绘民族固有的感受。
鲁迅哀悼刘半农 积极地主张用 她 字者 的逝去。鲁 迅说:
他活泼, 勇敢, 很打了几次大仗, 她 字 和 - 字的创造, 就都是的 单是提倡新 式标点, 就会有一大群人 若丧考妣 , 恨不得
食肉寢皮 的时候, 所以的确是 大仗 。
现代初, 甚至使用新式标点的人也被看作像杀 父母的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 提倡创造新词汇, 一 定需要参战的战士的勇气。在韩国, 创造第三人称 代词也是 值得自负的巨 大成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