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章总复习 溶液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分章总复习——溶液
二. 重点、难点:
1. 溶液的的概念、组成、特征及其与浊液的区别。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3.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三. 知识要点:
1.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可以是固态物质,也可以是液态物质或气态物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做溶剂。
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是指各部分性质一样,浓度、密度都一样。“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分层,也不析出固体沉淀。
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比较: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宏观特征
放置有沉淀,不均一,不稳定
放置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均一,稳定
被分散物质的状态
固态
液态
固、液、气
分散在水里的微粒
固体小颗粒
(分子集合体)
液体小珠滴
(分子集合体)
分子或离子
实例
泥水、通入少量CO2的澄清石灰水
油水
糖水、食盐水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
① 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如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量,原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② 要强调饱和溶液是对某种溶质而言。如温度为T时,某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则对于氯化钠来说溶液是饱和溶液,而对于蔗糖来说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特殊规律(适用于):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3)溶液“浓、稀” 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
① 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的多少,溶质相对溶剂来说,比较多则浓,少则稀,与温度无关。饱和和不饱和是溶质溶解是否达到最大限度,受温度和溶剂量两个条件的限制,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②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能力强的物质,很浓的溶液可能仍为不饱和溶液,溶解能力弱的物质,很稀的溶液可能已经饱和。
③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同种溶液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3. 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此定义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 在一定温度下
② 在100克溶剂里,未指明时,一般溶剂为水。
③ 饱和状态
④ 在这种溶剂里
⑤ 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物质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g(20℃
10
1~10
0.01~1
0.01
(4)气体溶解度——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应用如下:
① 给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② 给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③ 给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 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⑤ 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⑥ 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任何一点都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4.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
① 溶质质量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
② 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不能相加。
③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④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越多,溶液越浓;反之,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越少,溶液越稀。
⑤ 含有两种或几种溶质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如在40g水中溶解4g食盐,再溶解6g蔗糖,这样所得的溶液是多少克?——50g。食盐和蔗糖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食盐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蔗糖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2%。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指某种溶质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2)溶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4-2005学年广东省海丰县梅陇中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doc
- 综合测试 人教四年制.doc
- 综合复习 人教版1.doc
- 鸿门宴(二) 试验修订本.doc
- 综合复习 人教四年制1.doc
- 鸿门宴(一) 试验修订本.doc
- 综合计算题练习、模拟结课考题 人教四年制.doc
- 胡同文化(二) 人教试验修订本.doc
- 胡同文化(二) 试验修订本.doc
- 综合练习 人教实验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