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明的通知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本课的“诗眼”。
对诗歌的理解,关键在于把握诗眼。本课的诗眼是“光明”和“温暖”(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带温暖给人类)。它们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黎明所带来的自然感受,实际上指革命事业的胜利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难点:对于课文采用的铺排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铺排笔法的运用。全诗多个小节以“让”和“请”字开头,饱含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浓情,抒发了强烈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激情。这种借助铺排的结构非常有利于抒发强烈、深厚的感情。
核心知识
【课文背景知识】
艾青(1910—),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在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学习。1929年赴法留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左联”,同年7月因参加爱国活动被捕。1933年在狱中写成《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始用“艾青”笔名。抗战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1年到达延安,1945年到鲁艺任教,并任鲁艺组织的华北文工团团长,后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副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经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理等职。诗集有《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黎明的通知》、《欢呼集》等。粉碎“四人邦”后出版了《艾青诗选》。他的诗以奔放的感情、凝炼的语言、新颖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完美结合而著称。
【字词综合运用】
1.生字
衢qú埘shí祈qí
2.生词
街衢:宽阔的街道。衢,大路。
鸡埘:鸡窝。
污秽:①不干净;②不干净的东西。
3.词义辨析
祈愿? 祈求
都有希望、请求的意思。但二者涉及的对象不同。“祈愿”一般指向冥冥中的天或神祈求;“祈求”则是向人请求。
【知识延伸检索】
诗歌的“三美”
不管是哪一类诗,凡优秀者,都讲求“三美”。
首先是意象美,这里的“意象”是指诗中体现了强烈的思想感情的形象。“意”,即思想感情;“象”即形象物。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意象”美,一是美在形象,一枝一叶都是鲜明生动可感的;二是美在所有寄寓,即“一枝一叶总关情”,没有“情”,形象的东西就苍白无味了。
其次是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描写,讲求生动传神;叙述,讲求简洁流畅;议论,讲究点睛之笔;抒情,讲求含蓄隽永。
再次是节奏美。诗的节奏感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句中节奏,由适当的停顿来体现。二是诵读时音调的轻重(轻重音)。三是词语的音调(平仄)。四是句子之间的押韵。此外还有诗歌的分行、内容的变化等。
【课文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篇幅较长的抒情诗。诗歌写于1942年。当时的诗人艾青非常关注祖国和民族命运,深深“希望把自己的全身心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阅读时要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诗中“黎明”、“光明”、“温暖”等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5节)诗人化身为“黎明”,请求诗人告诉在苦难中等待煎熬的祖国人民,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人们渴盼的“光明”和“温暖”就要来临。这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全诗的总领。
第二部分:(6—32节)诗人满怀深情,安慰那些“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并激励人们“打扫街衢”“搬去垃圾”,“打扫干净那些晒场/和那些永远污秽的天井”,让“那些衰老的人们/呻吟在床上的人们”、让“那些因正义而战争的负伤者/和那些因家乡沦亡而流离的难民”尽快觉醒,迎接光明和温暖的使者——黎明的到来。
【课文主要内容】
作者在诗中以诗人的敏感,预见胜利在望,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呼唤全国人民准备迎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曙光,表现了诗人对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期待反侵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强烈愿望。
【课文写作特色】
大量运用拟人、排比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白日先驱”光明使者”的“黎明”的形象。
【词句品味鉴赏】
?“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辉/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
这四句是全诗感情的高潮。诗人充满豪情地宣告: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就要到来。这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核心知识
【课文背景知识】
艾青(1910—),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在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学习。1929年赴法留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左联”,同年7月因参加爱国活动被捕。1933年在狱中写成《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始用“艾青”笔名。抗战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1年到达延安,1945年到鲁艺任教,并任鲁艺组织的华北文工团团长,后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副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经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理等职。诗集有《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