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生活中的透镜§6-4眼睛和眼镜[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透镜.doc

§6-3生活中的透镜§6-4眼睛和眼镜[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透镜.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生活中的透镜 §6-4眼睛和眼镜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原理: 当物距u>2f时,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幻灯机和投影仪原理: 当物距2f>u>f,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原理: 当物距 u<f,像距v <0成正立放大虚像且像和物在同侧。 (4)显微镜 (5)望远镜: 下图为伽利略望远镜原理光路图。 此图为开普勒望远镜原理光路图, 广义上的望远镜不仅仅包括工作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学望远镜,还包括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甚至γ射线望远镜。我们探讨的只限于光学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造出第一架望远镜,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重大的飞跃,根据物镜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 (1)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的物镜由透镜或透镜组组成。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由一个凹透镜(目镜)和一个凸透镜(物镜)构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但自从开普勒望远镜发明后此种结构已不被专业级的望远镜采用,而多被玩具级的望远镜采用,所以又被称做观剧镜。 开普勒望远镜:原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 (2)反射望远镜 该类镜最早由牛顿发明,其物镜是凹面反射镜,没有色差,而且将凹面制成旋转抛物面即可消除球差。凹面上镀有反光膜,通常是铝。反射望远镜镜筒较短,而且易于制造更大的口径,所以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反射结构。 反射望远镜的结构里,除了主物镜外,还装有一或几个小的反射镜,用来改变光线方向,便于安装目镜。 (3)折反射望远镜。 折反射望远镜的物镜是由折射镜和反射镜组合而成。主镜是球面反射镜,副镜是一个透镜,用来矫正主镜的像差。此类望远镜视场大,光力强,适合观测流星,彗星,以及巡天寻找新天体。 二、眼睛和眼镜: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正常眼 (一)1. 什么是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眼球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产生远距视物模糊。 2. 成因: ①轴性近视:是指眼轴较长而眼的屈光力正常,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近视。常见的轴性近视与发育和遗传有关,不良的卫生习惯加速发展,如阅读时灯光照明不合理,坐姿不端正,距书本及工作目标太近,以及过度用眼等。 ②屈光性近视:是指眼轴正常但眼的屈光力增强。(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准确聚焦于视网膜上,就称为屈光不正。 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为近视,在视网膜之后为远视。) 3. 矫正方案: (二)1. 什么是远视眼 在完全静止的调节状态下,由远距离(指5米以上)目标投射的光线,集合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反常的屈光状态称为远视眼。 2. 远视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1)眼轴过短如小眼球。 (2)眼轴正常而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弱,如角膜的弧度过平以及屈光指数偏低等。 3. 矫正方案: (注:老花眼和远视眼是一回事吗? 老花眼是因年老后水晶体(晶状体)硬化或部分硬化,对光感调节不足,致使进来的光线的焦点不能准确聚集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后面,使近视或阅读不清楚。 老花眼,是随人的年龄增长而衰老的生理现象,它并不属于屈光不正范畴之内。而远视眼,则是屈光不正的一种。) 【典型例题】 例1.一支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是20厘米,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的像,移动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u则( ) A. 当u=22厘米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 B. 当u=11厘米时,凸透镜成放大虚像 C. 当u=15厘米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 D. 当u=8厘米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 分析与解答:由于光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的像,可知u=2f,即20厘米=2f,所以f=10厘米,当u=22厘米时,满足u>2f,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11厘米和u=15厘米时,满足f<u<2f,能成倒立放大实像;当u=8厘米时,满足u<f,能成正立放大虚像。所以正确答案为A、C。 例2.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10 cm B. 8 cm C. 6 cm D. 4 c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