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宽带无线通信中MIMO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研究.pdf
宽带无线通信中MIMO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魏克军侯自强
内害撮耍:近年来.多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多天线技术呵以大l幅度的提
高频谱的利用率以及系统性能。为r更加高效的利用多天线技术,必须对MIMO信道的特性进{r研究,
建恤适台于多天线系统的信道仿真模型。本文通过将空间角度的概念引入到信道的仿真模型中.给出一
个完整的MIMO信道的仿真模型,采用这个信道模型可以实现比特级MIMO信道的仿真,为r验证本模
』i!!的正确性,进行_r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一、介绍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有限的频
一种高教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的方法,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论已经证明,
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系统能够很好的提高系统抗衰落和噪声性
能,从而可以获得巨大的容量提高。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多天线技术,就必须研究MIMO信道的特
性,与单天线系统不同,在对多天线系统的研究中,我们不仅仅要了解无线信道的衰落、时延等变量的
统计特性,还必须要了解有关角度的统计特性,需要将空间角度的概念引人到信道的仿真模型中,建立
适合于多天线系统的信道仿真模型。
当前.人们已经对采用多天线的矢量信道模型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献[IJq。就提出了一种矢量信道模
它可以反映出采用多天线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空间特性,但信道的仿真模型比较复杂。
本文中,我们给出一个完整的MIMO信道的仿真模利,它可以用来仿真收、发双方均采用多天线的
信道情况,在仿真模型中,我们假设接收机位于发射机的远场,而且.每个主反射体只有一条主反射路
径(可以称为可分辨路径),这条主反射路径由很多不可分辨路径构成.这些不可分辨路径的叠加形成了
空时衰落,此外,我们还假设每个可分辨路径的衰落是相互独立的。
二、MlMO信道的理论模型与基本假设
假定我们考虑一个MIM0系统,基站具有M,个天线,移动台具有M,个天线,那么,基站的接收天
线信号可以表示为:
y(f)=b,,0)Y2(f)…Y。.(f)r (1)
其中,Ym(f)表示第m个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7表示矩阵的转置。考虑上行链路,也就是
移动台到基站传输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将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MIMO信道表示为:
Ⅳp)=∑日,占(『一t) (2)
其中,L为可分辨的多径数目,H,为第f条路径的信道转移矩阵,可以表示为:
^R’ ^l(三’ ^搿
^£’ ^粤 ^撼
日.=
^魁。 磴:…^‰
其中,^:。表示移动台的第m根天线到基站的第n根天线之间的信道增益,因此,接收信号y(r)与
475
垫堕生巡蕉翅蕉麴全皇签墨复垒垄篓
发送信号s(t)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y0)=lH(『扣0一r)dr (3)
在研究MIMO信道模噩!!时,我们通常假定基站位于移动白的远场,同时,假定移动台附近散射物的
高度等于或高于移动台.这就意味着移动台接收的信号是散射物反射的所有方向上信号的叠加,在这样
的假设条件下,我们可以认为移动台的到达角AOA在to,2圳上服从均匀分布.但对于基站而育,接收信
号的到达角的分布是完全不同的,原因是.通常,基站的高度远高于周围的散射物,基站接收的信号是
南于移动台区域的散射过程引起的,因此,基站处的多径分量集中在~个很小的角度区域以。内,不再
是服从lo,2石l上的均匀分布。
我们假设第Z条可分辨路径对应的时延为■,那么,第Z条路径在第m根发送天线与第r根接收
天线之间的传播时延%。,可以表示为:
Tt,。.,=一+△r,+越.。 (4)
其中,笛,是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