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圆管内纳米流体层流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pdf

小圆管内纳米流体层流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圆管内纳米流体层流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pdf

叶]困T程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L 学术会议论文 编}}:()63:{0 小圆管内纳米流体层流对流换热的 实验研究 李成李俊明陈骁王补宣 (清华人学热能工程系·热能动力工程与热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Tel:010 Email:‘Lijm@tsinghua.edu.cn 摘要:测量了质量分数为0.5%、1%、2%的CuO纳米颗粒在去离了水悬浮液中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 沿管长方向的变化,据此计算了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发现了纳米流体的层流对流 换热系数比同条件下的纯水的高,入121段的换热强化较为明显,并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强化效果 不明显。相同雷诺数下,随着温度的增加,平均Nu数有减小的趋势。 鼍键词:纳米流体; 层流; 换热: 拟合回归 ’-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科学成为了新世纪三火热点科学之一, 特别在微电子控制系统和高热流散热冷却需求的促使下,人们发现纳米悬浮液是能够 有效强化传热的传热方法之一。 联式。戴闻亭等”“剐H‘对水平圆管内CuO-去离子水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对流换热进行了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CuO一水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稳定性; 流体的流动状态不同.努塞尔数Nu增大的幅度也不同。.李强等…测量了不同颗粒体积 分数的Cu-水纳米流体在小通道扁管内的层流流动和换热,结果发现对流换热系数相 对纯水有所增加,而阻力系数并未明显增大。Ding和Wen旧I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纳米 流体管内层流过程中纳米颗粒的运动,指出颗粒的运动不仅受布朗运动影响,还与剪 切速率有关。 到目前为止,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的特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实验过程中 选取的纳米颗粒的大小、球型度、分散剂种类以及质量分数和实验误差的控制等不同, 造成了不同实验相互之间的比较和参考显的有很大的差别。针对大质量分数时颗粒沉 淀明显、不利于强化传热的现实,本文仅对质量分数0.5%、1%和2%的氧化铜一水纳米 流体在30℃、40℃和50℃下的层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2实验装置和数据处理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L.质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恒温水域、泵、微量调一1j.阀、 混合器、实验段,加热冷却系统主要包括交流电源、电流表、冷却器。测量系统主要 包括:热电偶、数据采集器、电脑等。实验段为不锈钢圆管,其内径为2.92lmm,、外 十二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餐分数为l%。 实验过程为等热流密度边界条件,则:【:质的温度从进口剑出口是线性分布的,沿 648 管长方向各点流体温度值为: ‘=÷(乙埘一‘。) (1)(1) ‘=了(乙埘一‘。) L 式中:L为管长,m:。x为L管长上z处的值,m;乙Ⅲ为实验段出口温度,℃;0为 实验段入口温度,℃。 1恒温水域2加热盘管3冷却盘管4泵5微量调节阀6混合器7保温材料8实验段9冷却 器10电流表11交流变压电源12数据采集器.13电脑14热电偶 图I实验装置示意图 流体和内壁面间热流量为: o=c。【‰一屯)‰ (2) 式中: c,,为纳米流体的定压热容,U/堙·K;q。为质量流量,堙/s。 沿管长方向取距离入口X处的缸微元为研究对象,对于此微元流体,由能量守 恒定律可得: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