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lecsys Principle
电化学发光检测原理及要点解读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
电化学发光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的技术特点
校准概念及溯源性
校准报警分析
常见数据报警分析
试剂特性解读
检测菜单介绍
主要内容
放免
酶免
荧光免疫
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
1960‘S
1970~80‘S
2000‘S
1,抗体技术的革命,从使用多克隆抗体向使用单克隆抗体转变
2,从手工操作向全自动分析仪的转变
3,从液相放射免疫技术向均相和固相免疫分析技术的转变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
缺点
半衰期短,试剂货架期短
标记物不稳定
每次需做标准曲线
反应时间长,不易自动化检测
使用放射性核素,需要一定防护
优点
分子量小,免疫损耗小
简便、灵敏、特异
可自行设计试剂盒
应用范围广
标记物: 碘125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底物: 无需底物
优势
灵敏度较高
试剂稳定
较快的速度
无污染
缺点
包被表面积小(灵敏度和速度)
包被均一性不足(精密度)
检测技术多为颜色反应(特异性和灵敏度)
反应时间不一致,造成结果的偏差(特别在手工操作时)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
标记物: 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ALP 碱性磷酸酶
底物:TMB四甲基联苯胺/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
优势
灵敏度较高
成本较低
荧光检测信号
操作简便
缺点
传统的微板吸附包被技术
均一性差、 重复性差
批量检测不能实现全自动
每次检测需要做定标曲线,
浪费成本
样本的前处理技术操作过程完全同ELISA方法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TRFIA)
标记物:铕(Eu3+)、钐(Sm3+)等镧系元素
底物: 镧系元素螯合物
标记物: ALP 碱性磷酸酶
底物:MUP(4甲基伞形酮酰磷酸 )
激发物:光
最终检测信号:荧光强度
代表产品:
美国Abbott AXSYM
法国bioMérieux VIDAS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酶荧光免疫测定法(MEIA)
标记物: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ALP 碱性磷酸酶
发光底物:鲁米洛、金刚烷
激发物:特定的化学环境
最终检测信号:可见光强度
代表产品:
美国JJ Ortho Vitros Eci
美国BeckmanCoulter Access,Dxi800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酶促化学发光免疫(CLIA)
标记物:吖啶酯,吖啶酯衍生物
发光底物:无需底物,标记物直接发光
激发物:特定的化学环境
最终检测信号:可见光强度
代表产品:
德国SIEMENS Centaur XP
美国Abbott I2000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直接化学发光(CLIA)
标记物:三联吡啶钌
发光底物:三丙胺
激发物:直流电场
最终检测信号:可见光强度
代表产品:
罗氏公司 e411,E170,e601,e602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电化学发光(ECLIA)
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
电化学发光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的技术特点
校准概念及溯源性
校准报警分析
常见数据报警分析
试剂特性解读
检测菜单介绍
主要内容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名称的由来
ELECTRO 电
CHEMI 化学
LUMINESCENCE 发光
I MMUNO 免疫
ASSAY 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系统 Elecsys?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技术特点
专利的电化学发光技术
标记物:三联吡啶 Ru(bpy) 32+
递电子体:三丙胺 TPA
反应启动方式: 直流电场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电化学发光
里程碑式的标记物:三联吡啶钌
水溶性,分子量小
结构稳定,免疫损伤小,易于标记
应用广泛(激素,DNA等)
与三丙胺(Tripropylamine,TPA)
共同构成电化学发光系统
三联吡啶钌[Ru(bpy)3]2+ + NHS (N羟基琥珀酰胺酯)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标记物
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发光反应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电化学发光的反应过程
发光标记物:
三联吡啶钌 Ru(bpy) 32+
三联吡啶钌 “催化” 三丙胺 发出可见光
反应产物:
三丙胺自由基(TPA*) +
620nm的光子
发光底物:
三丙胺(TPA)
电化学发光启动条件:
直流电场
反应特点:
迅速,可控,循环发光
CH3CH2CH2-N-CH2CH2CH3
CH2CH2CH3
CH3CH2CH2-N-CH2CH2CH3
失e-
CH2CH2CH3
CH3CH2CH2-N-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