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文言文翻译阅读简答题学案.docVIP

2013届高考文言文翻译阅读简答题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文言文翻译阅读简答题学案.doc

2013届高考文言文阅读简答题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高考典型试题的解析,熟悉并了解文言文简答题的题型特征。 2. 把握文言文简答题设题的角度,以答案为突破口,把握解题的常规思路。 [高考例题回顾] 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 B. 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 C. 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 D.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高考江苏卷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①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3分)? ②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新序》的作者?(1分)? 3、高考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沈周 ⑴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注】牣:满。铨曹:吏部官员。 21.第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2分) 4、高考江苏卷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①“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2分)?? ②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分) [易错原因] 1.忽视文体特征,理解文意有障碍。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是《论语》中的选段,看似对话体,实则是议论性文字。 2. 不明考查题型,草率答题出偏差。如2009年高考江苏卷要求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信息归纳题,答案直接从原文中筛选。有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不能得分。 3. 丢掉文本内容,自由发挥离题远。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题干中说: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学生脱离文本,观点与孔子观点毫不相干。 4. 缺乏整体意识,偏于一处漏要点。如2009年高考上海卷要求“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很多学生只答了“沈周厌入官场”,二忽略了“素爱山林”和“欲行孝道”两个得分要点。 ?[复习对策] 2.关注题型,注重阐发归纳。 ①阐释型。要求考生读懂文本,重点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 ②归纳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 ③评析型。要求考生能对文中某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