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福建高考)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①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 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本文是一篇写景游记类文言文,阅读这类文言文要抓住景物特点,分析景物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1)请按照标记的自然段序号,理清行文脉络,概括段意。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③段: 。 步骤二:鉴赏景物,体会情感 (2)请结合文中出现的直接或间接写景的句子,体会景物的特点。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文示范 介绍龙洞山的位置,描写“层峰云矗”“巉岩环合”的景色,突出山的险峻,引出深不可测的龙洞 详细叙述游龙洞的过程、感受及众人出洞后的表现,突出洞的幽深和艰险 写游龙洞后的感慨,以“不登高,不临深”的古训告诫后人 山峰高耸,岩石陡峭,山势险峻。龙洞低矮狭窄,蜿蜒曲折,幽暗深邃艰险 步骤三:探明义理,把握意图 (3)请找出体现作者游览后感想的语句,体会其用意。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四:概括主旨,明确中心 (4)细读全文,概括本文中心。 文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文示范 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 告诉后人要牢记“不登高,不临深”的古训,且引以为戒 本文通过描写龙洞山雄奇秀丽的景色,叙述游龙洞的过程,阐发了登高、临深必定有危险的道理,告诫后人不要冒险登高临深 * * z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