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 技术 经济 社会 环境 环境过程 环境功能 环境效应 清洁生产 污染治理 环境监测 市场 政府 GDP 公众:环境伦理 国家:环境法律 政府:环境管理 环境评价学 环境规划学 可持续发展 水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 * * 洪涝 干旱 环境污染 ??? 人类是地球环境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离不开环境,必然对环境造成影响,环境问题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人类的诞生到工业革命之间。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此时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环境,很少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因此人类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是十分的明显。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发现“臭氧层空洞”。 这个阶段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进而带动了人口在城市中的聚集;而 城市化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交通拥挤、城市供水不足、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恶劣、环境污染 日趋严重等。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全市50?多万辆汽车每天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在1955年的严重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约400余人 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毒鱼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汞中毒者有?283?人,其中60人死亡。 痛骨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工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含镉,居民食含镉稻米和饮用含镉水而中毒。1963~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第三个阶段:始于 1984 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臭氧空洞。 这个阶段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酸雨问题 ( Acid rain ) 全球变暖 ( Greenhouse effect ) 臭氧层 ( The ozone layer ) 破坏等。 由于这个阶段的环境问题比起上一阶段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影响范围更广,更具有代表性,构成了第二次全球环境问题高潮。 温室气体 臭氧层的破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失明 臭氧层的破坏对农作物的危害——使农作物减产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环境科学 ( Environmental science )是人类在长期解决环境问题和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而形成的成果,是指导人类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科学。 ??? 环境科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而发展的。 20 世纪 50 年代,认识粗浅,概念较模糊。 20 世纪 60 年代,认识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全面 的、长期的、严重的,并且将环境问题提到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高度。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各国进行环境立法,强化保环意识。同时社会科学开始介入环境科学领域,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等获得较快发展。 ???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环境立法不断完善,环境保护从消极治理转向 污染预防 ( pollution prevention )——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阶段。 为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各国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为适应环境规划、环境预测和预报模式研究的需要,数学也介入了环境科学领域。 环境科学经过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飞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独立的学科体系。 1.3.1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 ?? ? 生态学家马世俊 :“环境科学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