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南大师的彩色街头.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玛格南大师的彩色街头.doc

玛格南大师的彩色街头   玛格南摄影师亚历克斯?韦伯以彩色街拍摄影闻名,人们得以从他的作品中了解到古巴、海地、墨西哥等拉丁美州地区混乱而又色彩斑斓的街头生活。在对这些国家的兴趣维持将近40年后的现在,他对世界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2012年11月,前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的策展人威廉?A?尤因(WilliamA.Ewing)举办了一场名为“卡蒂埃一布列松:彩色的疑问”(Cartier-Bresson:A Question Of Colour)的展览,其中展出了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的作品。回忆那次展览时,亚历克斯感慨万千:“卡蒂埃-布列松虽然讨厌彩色作品,但这些拍摄彩色作品的摄影师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过他的影响。”   如果你认为亚历克斯生动的彩色作品与卡蒂埃一布列松带有颗粒质感的黑白作品截然不同,这是情有可原的。虽然二者看似有天壤之别,但其实不然。韦伯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视为年轻时影响自己街拍生涯的作品风格。的确,当时年仅24岁的他仍在拍摄黑白作品,1976年便得到玛格南的会员提名。三年后,他正式加入玛格南,同时也差不多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过渡。不过他爽快地承认,即便到了40年后的今天,他在拉丁美洲拍摄的作品中依然残留着布列松“巴黎”的影子。   每次重新欣赏你的作品,我都有新的体会。你的作品有丰富的层次感,也很有深度。   是的,有很多层次。复杂的事物很吸引我,不光是摄影层面上的。从普遍意义上讲,整个世界的复杂性都吸引着我。似乎我活得越久,对它的了解越少。70年代中期的那种旅行给我的一大收获便是让我对与自己所在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和你在新英格兰郊区的成长的环境完全不同吗?   虽然我认为那里不算郊区,但新英格兰地区的人们普遍沉默寡言,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墨西哥、加勒比海和拉丁美州其它地区就不一样了,你会感觉生活就在街头巷尾。在这里,人们的生活就在大街小巷上,而在新英格兰,人们都是关起门来生活的。在海地或美墨边境等地游逛,见证生命的紧张和刺激,会让我非常兴奋。   你为什么选择去这些地方,而不是其它地方?   我不确定一个摄影师或艺术家到底清不清楚自己做出某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1975年,我主要在美国拍照。当时拍的是黑白作品,在李?弗瑞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等人的影响下,以略带疏离感的照片展现社会风貌,比如超市空旷的停车场、小狗和闷闷不乐的孩子等等。那些照片中带有些许疏离感,有时也会带些滑稽、讽刺的感觉,但和我没有什么共鸣,我感觉自己钻进了一条死胡同。当时我正好读了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以海地为背景的小说《喜剧演员》(The Comedians),非常喜爱,也大受震动,并决定亲自去看看。   当时你还在念大学吗?   那是1975年,我已经毕业两三年了。在海地,我见识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却因历史问题而遍地悲剧的世界,并深深被其吸引。于是,我的工作地点不再局限于新英格兰或者纽约。那时我仍在拍摄黑白作品,但我开始意识到,有些东西被我错过了,那便是色彩感。身临其境后你会发现,色彩属于当地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和新英格兰是截然不同的,那是一种与文化血脉相连的色彩。   所以那对你来说,不光是摄影生涯的转折点,更是人生的转折点?   没错。我对过去一无所知的地方有了真切的了解。在选举期间亲临海地,见证种种可怕的事情,和在象牙塔里阅读书本上描述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全然不同。   你曾经说过:“我认为矛盾的事物可以共存。”这是你在所到之地刻意寻求的吗?   我没有刻意寻求任何东西,只是说某些事物会吸引我。这种漫步街头的摄影是靠无意识或潜意识来工作的:你尚未来得及思考,便已做出反应。对一个地方太熟悉反而会干扰你对它的观察,至少在你刚去的时候是如此。所以亲临某地之前,我不会读太多相关资料,以免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自己的视觉感受。   所以说更有偶然性?   偶然的,也是本能的。你是在用头脑拍照,但动用的并非理性的那一部分,而是某些其它部分。   能介绍一下你的街拍方式吗?   就是出门漫步。我记得好像是布列松说过,他能凭嗅觉感知到一张等待被拍摄出来的照片。就像是你在大街上走着,突然有什么东西吸引了你。有时你甚至无法确定那到底是什么,但稍微等一会儿,就会有事情发生了。那是一种极其敏锐的觉察力。多年以来,你会锻炼这种觉察力,让它更加敏锐吗?   应该是吧。我一直沉迷于吸引我的事物当中。有些时候,我会被某些事物吸引,换一个时间,同样的事物便提不起我的兴趣了。眼下我正准备拍摄美国,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是什么让你重新对美国有了兴趣?   我都环游世界这么多年了,是时候面对自己的文化了!但这种面对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