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舍帮画家们找“饭碗”
北京解放初期,有一批老画家,找不到活干,没有收入,坐困愁城,处于饥饿的边缘。这些画家的特点有二:第一,他们都有相当的名气,不少还是著名的国画大师,如齐白石、汪采白(汪礼祁)、杨仲子、孙诵昭、叶浅予、陈半丁(陈年)、于非?、汪慎生、秦仲文、吴光宇、吴镜汀、王雪涛等人;第二,他们不在体制内,是自由职业者,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靠卖画为生。这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不稳定。
那时候,私人买画、藏画的十分少,国画市场基本不存在,因此,大部分老画家就算有浑身的本事,也无人问津,没有收入。他们年纪大了,转行也难,而且用传统的画法去画新时代的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在无法解决温饱的时候,老画家们想起北京市文联主席老舍(1899-1966)是他们的知音,其中齐白石、于非?、杨仲子、孙诵昭还是老舍夫人胡?e青的老师,教过她写意和工笔。他们知道老舍爱画、好客,便带着自己的作品登门“讨教”。秦仲文、吴光宇、王雪涛等老画家常和老舍来往,国画大师齐白石、于非?两位老先生与他的接触也非常频繁。
老舍很热情地款待他们,每次都不让他们失望而归,总是挑上一两张画,当面支付现金买下来。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来老舍家的老画家们络绎不绝。
对一些脸皮薄,不好意思登门求助的画家,老舍常常利用过年过节的机会,让画家夫人胡?e青替他去探望,逐家送上几十元钱,让他们添置点衣裳,采买些年货,过个快乐的新年。
胡?e青回来向老舍叙述:哪位老画家家里窘迫得家徒四壁,家产完全变卖了;哪位画家几乎揭不开锅了……听了这些话,老舍心情十分沉痛。他把北京市文联的干部找来,说:“这事我们得管一管,不能让他们挨饿!”他还强调一句:“他们可都是身怀本事的人啊!”
老舍亲自拟写了一个大名单,列了几十位北京老画家的名字,根据穷困程度,请北京市文联的干部把钱数不等的“过年费”迅速送到画家手里。这钱是以北京市文联的名义送去的,是政府的慰问金,不同于夫人送去的私人小礼金。老舍想借此向画家们暗示:新政权并没有忘记他们。
救急不救穷。老舍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画家的处境,必须设法扩大国画的销路。他建议开辟一个国画商店,画家们可以把自己的画作拿去寄卖,还可以张贴广告,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订画。
1949年8月,在老舍倡议下,挂靠在北京市文联的“北京新国画研究会”成立了,齐白石、叶浅予、陈半丁等为主要负责人,并举办了较大规模的会员作品展览及山水画、花鸟画、扇面画等单项展览。该会于1953年改称“北京中国画研究会”,齐白石、何香凝、叶恭绰任名誉会长,陈半丁、于非?任正、副会长。
在这里,老画家们一方面学习政治,一方面切磋画技,还接受市文联介绍来的专项任务,为各类出国代表团绘制礼品画。
老画家们的画作慢慢能卖出去了,渐渐地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老舍并不安心,他想搞一件更大的事业――成立“北京中国画院”。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国画的优良传统保存下来,不能看着它绝种断代,要让国画的创作和时代的发展紧紧结合,要给画家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国画。
这个设想让老舍着迷。他召集座谈会,起草报告,亲自去找周恩来总理协商。他对总理说:中国画院将是个国家事业单位,把北京的老国画家们聘进来,拿固定工资,或者车马费,为他们设立画室,组织写生和体验生活,请齐白石大师当名誉院长……
周总理痛快地答应了老舍的请求,指示马上开始筹建。1956年6月1日,周恩来主持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文化部“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和实施方案。
1957 年5月14日,“北京中国画院”(北京画院)成立的那天,周总理及郭沫若、陆定一、沈雁冰(茅盾)等300 余位文化界、美术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成立大会。周恩来做了长篇讲话,规定了画院是创作、研究、培养人才、发展我国美术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学术机构。周恩来指出,国画家要搞好?F结,批判继承中国画的传统,不断提高,超过前人。各种画派都应吸收,百花齐放,众美争艳;各种画派都应让它放一放,只有在长期考验中,才能决定美不美。他希望画家们要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创造新美术而奋斗。
北京中国画院成立时,入院的画家由文化部直接聘任。著名画家有齐白石、叶恭绰、陈半丁、于非?、徐燕孙、王雪涛等。艺术大师齐白石任名誉院长,叶恭绰任院长,陈半丁、于非?、徐燕孙任副院长。
“北京中国画院”于1957年创办了大型画刊《中国画》,这是新中国唯一的一本大型中国画刊,行销全国和世界各地。当时的中国画创作,如齐白石的《和平颂》《中国万岁》,蒋兆和的《给志愿军叔叔写信》《热爱和平》,姜燕的《考考妈妈》,潘?e兹的《敦煌石窟的创造者》等,都是画家们努力用画笔反映新社会欣欣向荣气象的成功之作。
许多老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