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奇怪”的日式睡眠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奇怪”的日式睡眠观.doc

解读“奇怪”的日式睡眠观   日本人少睡觉甚至不睡觉,这是众所周知的。当然这并不准确。但是作为一项文化学和社会学的阐述,这十分有趣。   笔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去日本,就是那时首次接触到了他们对待睡眠的态度,让我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彼时的日本正处于著名的“泡沫经济”鼎盛期,整个社会充斥着投机热。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工作和闲暇约会占满,忙到几乎没时间睡觉。当时一句流行广告语恰到好处地总结了这种生活方式,并借机大肆吹捧某种能量饮料。“你能战斗24小时吗?商人!商人!日本商人!”   “我们日本人是疯了才会这么拼命工作”   很多人叫苦不迭:“我们日本人是疯了才会这么拼命工作!”但是人在这些牢骚中察觉到了一种自豪感,因为更勤奋而觉高人一等的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笔者在每天的通勤路上却发现无数人在地铁里打盹,一些人甚至站着都能睡着,而周围的人对此习以为常。   在笔者看来,这种态度是自相矛盾的。犹如工蜂一般的劳动者们压缩夜晚睡眠时间,还对早晨睡懒觉的行为嗤之以鼻,但却对“居眠り”有着无限的宽容度――这是一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工作会议中、课堂及讲座上打盹的行为。无论成人还是小孩,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压抑睡意。   如果在床上或者蒲垫上睡觉是懒惰的标志,那为何在工作或其它场合睡觉却不是更加懒惰的行为呢?小孩学习到深夜,却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补觉,意义何在?这些见闻和显而易见的矛盾引导笔者完成了几年后的博士学位课题,更深入地研究了日本睡眠文化。   调查的初始阶段,笔者不得不与人们的偏见抗衡,他们认为睡眠不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话题。当然,正是这种态度在最初就吸引了笔者的关注。人们通常不会在意这项看似出自本能的行为,但它正是社会的本质结构和价值观的反映。   通常我们认为人类祖先出于本能地“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但是睡眠规律从来不是这么简单。有资料证明,即使是在电灯发明之前,人们深夜谈天说地及喝酒作乐的行为都是被唾弃的。然而,一些学者――尤其是年轻的日本武士――如果利用睡眠时间做学问,都会被视作品德高尚的人,尽管他们学习效率并不高,并且耗费了更多灯油,还常常在讲座中打盹。 不同研究均表明,日本人的平均睡眠时间是世界上最少的   打盹的事例鲜少被史料记录在案,这是公认的无伤大雅之事。打盹只有在引发了趣闻轶事之后才会被提及。比如,某人在一场典礼的合唱中唱错了歌曲,只因他们在典礼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戏弄情不自禁睡着的朋友也是人们的乐趣所在。   另一方面,早起被誉为一种美德,至少从儒学和佛学被引入日本之后就有了这样的赞誉。古代资料中记录了对公职人员工作时间的担忧,但从中世纪开始,早起就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并倡导,“晚睡早起”也用来形容有道德的人。   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同寝”。英国的父母通常认为婴儿应该有独立卧室,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主入睡,由此形成规律的睡眠。但是日本却恰好相反,父母和医生都坚信起码要与孩子同睡到学龄期,这样才能给他们安全感,并助其成长为独立自主且社会关系稳定的成年人。   也许正是这种文化习惯让日本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能睡着,甚至他们成年后也是如此――很多日本人说有人陪比独自一人睡得更好。这一效应在2011年春季日本发生大海啸之后可见一斑,大海啸摧毁了好几个沿海城镇。幸存者只能聚集在避难所,几十成百的难民栖息在同一空间。尽管也发生了一些冲突和问题,幸存者们却认为睡在公共空间给了他们不少安慰,帮助他们放松并恢复了正常睡眠节奏。   “居眠り”与睡眠完全是两码事   话说回来,儿时与大人同寝的经历并不足以解释日本大众对“居眠り”的无限容忍,特别是在学校和工作场所。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后,笔者终于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居眠り”与睡觉完全是两码事。 “居眠り”不仅不同于夜间睡在床上,它和午觉或小憩也不一样。   我们怎样理清这种差异呢?首先要从这个术语本身入手,它由两个中文汉字构成。“居”意指“出现”在非睡觉场合,而“眠り”则是“睡觉”的意思。尔文?戈夫曼的“融入社会环境”理念有助于我们领会“居眠り”的社会意义以及它衍生的规则。通过肢体和口头语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我们所处的每一个场合。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注意力划分成“主导”介入和“从属”介入。   在这种情况下,“居眠り”可被视为从属介入,只要它不妨碍周遭的社会环境,它就可以持续下去――跟做白日梦很类似。尽管“居眠り”者可能暂时精神开溜了,但需要积极参与时,他们必定能回归所处的社会情境中。他们还需要用各种身体形态、肢体语言和着装规范等方式维持一种符合主导介入的形象。   工作场所中的“居眠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原则上,尽忠职守和积极参与是工作中最受欢迎的品质,工作时睡觉则会给人留下散漫懒惰和缺乏责任心的印象。但是打瞌睡也被视为工作过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