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宋史专题 一、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的统一趋势 1、从分裂割据重新走向统一的新起点 安史乱后,藩镇林立,中央集权各藩镇割据发展。唐王朝只是在形式上维持着中央政府的局面,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完成统一,削除割据是不可能的。有作为的皇帝如唐宪宗,对藩镇斗争积极,取得不少胜利,但也只能讨平叛乱的藩镇,只能维持藩镇势力之间的相对平衡而消灭不了割据,唐武宗也是这样。 藩镇中也无有统一国家的力量,于是加强了对百姓的剥削。而在百姓中酝酿着反抗,于是有唐末农民战争。他们不能推翻封建政权。但在其强有力的冲击后,旧的比较平衡的力量均衡被打破,创造了重新统一的现实条件。 此后,从表面上是五代十国的大分裂,但实际上又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新起点,逐渐向统一发展。 具体地说,唐末农民战争创造了哪些条件呢?第一,它使得唐王朝名存实亡。 唐王朝在当时似乎是统一的标志,实际上却是统一的障碍。唐政府养了百万大军(包括藩镇),财政支出最多的是军费。于是就向百姓搜括。 从王朝内部来说,南衙北司之争,牛李党争等不断。他们互相勾结,互相斗争。于是便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它之所以能存在又是以各藩镇势力的相对平衡为前提。 从地方看,藩镇割据,父死子继,但由于政府的存在,内部不能集中力量。各节度虽可立“留后”,但要合法,须取得中央承认。因此,也是不能有效地统治。这种状况可说是混乱中的秩序。 唐王朝不是秩序的代表,反而成了障碍。而唐末农民战争扫除了统一进程中的障碍。 第二,农民战争使得藩镇间旧有的力量均衡遭到剧烈破坏。当时,农民战争中,“所在雄藩,望风瓦解”,有的被直接冲垮,有的内部发生变化,有的则由于外部的原因而变化。 另外,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形成了新的藩镇,他们或是地主武装头子,或是农民起义的叛徒。这些力量冲垮了河朔三镇的力量。如朱全忠、李克用等,便取而代之,成为最活跃、最强大的势力。这些势力“互相吞噬,唯力是视”,开辟了通过藩镇的兼并、实现小地区的统一进而形成全国统一的途径。 第三,藩镇割据的主要社会基础是牙兵集团,农民战争后,牙兵势力得到清扫。河朔三镇的割据性特别强,特别腐朽。“亲党胶固”而形成特殊的社会势力,它既是基础,又是腐朽的体现。中央由宦官控制,而藩镇则为牙兵所控制。所谓的“兵骄则逐帅”、“废立主帅,有同儿戏”。扫除牙兵势力,单靠藩镇内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唐末农民战争打破藩镇间的平衡,于是借助外部力量消灭牙兵势力。 从这些方面,可以说,农民战争创造了实现统一的现实条件。 2、大分裂时期的统一趋势 唐僖宗从四川回到长安,“国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数十州”而已。不久,“政令废弛,诏令不出国门”,经费只凭江淮供给,而南方藩镇也搞独立,形成“江淮转运路绝”这样的局面,中央之政权机器难以运转。各藩镇互相兼并,造成全国范围的公开分裂,但与此同时,统一趋势出现了。 南方,前蜀王建、吴杨行密、吴越钱、楚马殷、闽王审知、南汉刘龑,各首领消灭各更小范围内之割据势力,形成局部之统一。前蜀、吴疆域大而兵力强,处于南北之间,阻住了北方的势力入侵南方,因而南方各小国经济较发展,对全国统一有利。 北方,以力相并的结果是,朱全忠、李克用的势力大发展。朱全忠以宣武开封为据点,李克用以河东太原为据点。 朱全忠经二十多年奋战,逐步削平大河南北之藩镇,掌握了傀儡皇帝,到开平元年(907)废哀帝,自立为帝,是为后梁。除李克用外,北方被朱全忠统一。士族、宦官势力为朱全忠所扫除。此前一年,魏博罗绍威请朱全忠削平魏博牙兵,魏(大名府)牙兵八千家全部被杀。魏博兵十分强悍,时语曰:“长安天子,魏府牙兵”。 由于江南独立,朱全忠没有财政来源,初期掠夺其他藩镇,后在其治内也注意生产。随着统治区域扩大,对外掠夺逐渐减少,而中原的生产也发展起来。 河东李克用子李存勖在与后梁对抗中,先是被压在山西,后由弱转强,最后摧毁河北三镇势力,解决其内部牙兵势力。923年,建立后唐,进一步统一黄河流域,规模扩大。925年,后唐消灭前蜀,并准备沿江而下,所谓的舟师下峡为平吴之策,呈现出统一趋势扩大的景象。 但历史走着曲折的道路,长期积淀的不利于统一的因素需要整顿改革,才能顺应促进统一的超群。后唐庄宗不但没有整顿改革,反而恢复唐时腐朽的东西,如朱全忠杀宦官,李存勖寻觅之;朱诛杀士族,李找门第高之人当宰相。灭前蜀后,后唐内部发生战争,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乘机成立后蜀。唐明宗继位,削除了庄宗时的陋习,但统一发展没起大的作用。 此一时期,建立辽的契丹卷入中原军阀斗争,呈现出统一的复杂性。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自称儿皇帝为条件换取契丹之军事援助,进军洛阳,推翻后唐,建立后晋。当时“朝野咸以为耻”,后晋内部极不稳定,不断爆发叛乱。946年,契丹大举南下,进开封,灭后晋,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