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化都江堰——文化视野中的都江堰市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对策.pdf

文化都江堰——文化视野中的都江堰市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都江堰——文化视野中的都江堰市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对策.pdf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城市设计 文化都江堰 ——文化视野中的都江堰市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对策 万 钧 就大多数中国人或外国人而言,一提起“都江 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 堰”,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浩大宏伟的水利工程。 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而进一步的认识,则多是朦胧的、模糊的。她身处 自秦蜀郡守李冰“凿离堆”创建都江堰以来, 何地?她的芳龄几何?她的美貌几许?一切一切, 都江古堰历经2250多年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 对于未见“庐山真面”的人而言,都是一个亦真亦 大的效益。截止1998年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已 幻的谜。 由解放前的400万亩扩大到1000万亩,堪称世界 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1都江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语汇 都江堰的创建是在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 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下,变害为利,使 1.1 “天府之国”的生命之源 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可以说是一项伟大 “东流不尽秦时水,灌溉州县沃西川”①。“都 的“生态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乘势利导,因时 江堰”是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她位于四川省都江 制宜,不与水敌的治水方略自树一帜;李冰治水的 堰市。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北边缘,是世界上 “六宇真言、八字方针”②也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 现存最早的集灌溉、防洪和水运综合利用于一身的 辨证观。 著名水利工程。与万里长城、灵渠古运河同称秦代 三大工程。都江堰建立后,“于是蜀沃野千里,号 2都江堰市:与世界遗产相互辉映的历史 为‘陆海”’,四川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 文化名城 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都江堰的创 建,对于“天府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发 都江堰市原名“灌县”,隶属于四川成都市。 挥了巨大的作用,“都江堰”是“天府之国”水文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更名为“都 化的发源地。 江堰市”。幅员面积1208km2,建成区面积 1.2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 (2000年统计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和 工程 青城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以无坝 市。 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水 2.1悠远的城市历史 利工程不同。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都江堰水利 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鱼嘴、飞沙堰、离堆 都江堰市历史悠久,源于远古,起于先秦。因 和宝瓶口等几大工程组成,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堰而设,因水而兴。早在远古,都江堰地区就是古 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系统论的思想,充分 蜀族的活动中心,古蜀国的建立和发展,都和都江 利用了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 堰市有不可分的关系。 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 据西汉人杨雄在《蜀王本纪》中说:“蜀王先 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 王有蚕丛、柏灌、蒲卑、鱼凫、开明五代……从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