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短暂的隋朝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分裂、大融合、走向大统一 1、同一时期西欧和亚洲历史特征明显不同: 2、亚洲生机勃勃的具体表现: 3、隋唐在中古史上的地位:特征 ? 4、中国文化圈形成。 引言 P60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建树,疆域辽阔; 经济: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民族关系: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发展。 对外关系:对外交往,空前频繁,政策开明; 文化:中华文化,全面繁荣,世界领先,影响到亚洲文明,形成中国文化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 授课人:王佳伟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长安 ) 隋文帝:开皇:581—600; 仁寿:601—604。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长达370年分裂动荡之后,隋为什么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统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隋朝统一: (589年) P60 ①民族进一步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②南方的开发,北方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物质基础; ③隋文帝进行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军队建设,是统一重要条件;(个人作用) ④陈朝的腐朽统治; (1)统一:杨广、589年隋灭陈 (2)原因: ⑤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也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隋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南北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隋朝的建设 1.兴建两都:长安大兴城,东都洛阳 2.广设仓库 3.开通运河 4.修筑驰道 1.兴建两都 宇文恺、长安、洛阳 隋文帝 大兴城 隋炀帝 东京洛阳 1.兴建两都 宇文恺、长安、洛阳 隋文帝 大兴城 隋炀帝 东京洛阳 雄厚的经济力量 (2)大兴城的兴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影响,堪称“世界第一城”。而东京洛阳不仅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的重心。尤其是运河开通后,洛阳成为两段运河的衔接点,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中的枢纽。 (3)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历史名城——唐代长安和洛阳,实际 营建的朝代在隋而不在唐。 2.广设仓库: 隋朝 仓库 阅读下列材料: 《通典·食货典·丁中》:“隋时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大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赏赐)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请回答:从这段材料你看到了什么?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这反映了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隋朝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封建经济日益发达;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农民的见证。 3.开通运河 隋炀帝 605---- 610年 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资料照)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隋朝大运河图示 P61 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 3、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 4、北征高丽的需要 1、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末年,当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和晋国,便命令从江苏的扬州到淮水开一条运河,取名邗沟,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运河。到了隋朝,为了沟通南北漕运,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通了包括邗沟在内的大运河,形成了全国运河系统。 胡曾: 《汴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重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皮日休: 《汴河怀古》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亡原因: 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的奢侈腐化 分析: 夸大开运河对隋亡的影响 既肯定开运河的功绩, 也指出巡游江都的腐败, 比较全面,比较中肯。 隋亡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隋亡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大起义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