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习反馈——(一)走近苏轼 解题----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 写作 背景: 预习反馈——(二)读准音 解( )衣 藻荇( ) 遂( )至 未寝( ) 竹柏( ) 藻荇( ) 解释加点字 寻张怀民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单音节补双音节 省略内容要增补 语序颠倒要调整 修辞手法要体现 增删补改是规律 三、品读欣赏,把握情感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结合写作背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 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清幽宁静的意境 清新高雅的品格 苏 轼 3、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闲人”即清闲的人。 1、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是自嘲地说张怀民和自己都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它; 2、指失落寂寞的人。自己本当为国家奉献,而现在却无用武之地,沦落至此,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心境。 文中对月光的描写简洁而传神 (随物赋形),找出这些句子,并体会其妙处。 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树、柏树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形象的写出了月光空明澄澈的特点。 合作探究 1、划分层次结构。 2、比较《答谢中书书》和《承天寺夜游》两文的异同。 1、划分层次结构 2、比较《答谢中书书》和《承天寺夜游》两文的异同。 都描绘了优美的景色,语言精炼,描写生动。 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练一练 1、文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3、文中表议论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背诵全文。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苏轼(1037-1101): 苏轼字子瞻,号 ,世人称其为 。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 朝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 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东坡居士 苏东坡 北宋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6)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073) 走近苏轼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 法四大家” 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承天寺 承天寺 记: 夜:点明 游记 时间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此乃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认识电脑新朋友剖析.ppt
- 现代推销技术第5章客户沟通重点.ppt
- 第3课大家动手做条龙重点.ppt
- 计算机系统验证的实施与中文版剖析.ppt
- 计算机一级理论题库剖析.doc
- 现代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四重点.docx
- 现货原油天然气波浪理论要点图解重点.ppt
- 现浇连续箱梁跨路门洞施工方案(最后修改)重点.doc
- 现浇梁施工方案重点.doc
- 材料力学第02章(拉压)重点.ppt
- 2025至2031年中国预置位解码器球型云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蹲便感应冲水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防紫外线产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钳型管接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高温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生产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直排软溜冰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GSM水井监控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高尔夫球杆配重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小平板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水泥空心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