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健康体适能的运动处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健康体适能的运动处方.ppt

漸進性原則 訓練時可以透過下列方法: 增加重量或阻力。 加快速度。 延長時間。 增多次數。 減少休息時間間隔。 增加頻率。 阻力訓練的漸進性 阻力訓練的漸進性超負荷原則,最常見的方法是增加運動強度。當運動者在連續的2堂訓練課中,可輕鬆地舉起訓練計畫所設定的反覆次數時,甚至可超過1~2次而不感到疲勞的話,便可增加2~10%的重量(低百分比適用於小肌群動作,高百分比則適用於大肌群動作)。 除了運動強度的增加之外,也可以透過增加組數或運動頻率的方式,來達到持續刺激肌肉的效果。此外,在肌肉適能培養到一定程度後,若僅欲單純地維持所培養的肌力的話,建議每週僅需訓練1天(全身性肌群訓練,運動強度及訓練量需與前次的訓練課程相同為宜),即可達到維持肌力的目的(ACSM, 2002)。 特殊性原則 訓練所產生的身體適應具有特殊性,因為適應係受從事的訓練類型所決定,因此必須選擇能夠達成該目的之特殊訓練途徑;亦可以針對該運動的肌肉收縮模式(如等長、等張、向心或離心收縮)、常使用的能量系統及主要使用的能量系統,並特別強調訓練動作及訓練肌群與訓練動作速度及節奏配合,才能獲得具體的效果。 阻力訓練常用方法 單組訓練法 多組訓練法 輕至重的訓練 金字塔訓練法 循環訓練法 訓練流程 熱身運動(warm-up):運用簡單關節活動、伸展運動、有氧運動、欲訓練動作之輕負荷等低強度運動進行熱身運動。 主運動(work out):主訓練內容依照訓練目標、需求(維持、增進、修飾線條、肌耐力、肌肥大、肌力、爆發力等)而定。 緩和運動(cool down):簡單關節活動、伸展運動等低強度運動。 訓練時間計算範例: 訓練對象:一般人。 訓練目的:肌耐力。 訓練法:循環訓練法。 動作編排:如下圖,共8站。 運動時間計算:舉例如下。 循環式阻力訓練計畫範例 處方設計與訓練動作指導時的注意事項 訓練肌群選擇:每一組主要肌群至少要選擇一項。主要肌群包括:腿部肌群、胸部肌群、上背肌群、肩部肌群、肱三頭肌、肱二頭肌、下背肌群及腹部肌群。 肌力訓練順序(exercise sequence):訓練主要肌群時,先訓練大肌群、後訓練小肌群。 訓練負荷與次數(load and reps): 肌耐力訓練 低強度重量訓練,多反覆次數 肌力訓練 高強度重量訓練,低反覆次數 速度(speed):慢而有控制的速度更能使肌肉有力,通常4~6秒做一次動作最好。 動作範圍(range):盡量在活動關節可控制的範圍下做完全伸展的動作。它既可強化主要訓練肌肉,又可伸展其相反肌群,可增加肌肉的彈性(柔軟度)。 頻率(frequency):每隔1天訓練1次為宜,而訓練至衰竭的同一肌群須至少休息48小時。 呼吸(breathing):不可憋氣,因為會造成氧氣流入腦部的不足而頭昏,或是體內壓力上升,造成血壓升高的危險,即努責效應(Valsalva effect) 正確呼吸應該是用力時吐氣,放下時吸氣,動作過程不可憋氣。 維持適當的動作及姿勢: 良好的站姿: 腿打開與肩同寬、膝部微彎、縮腹、夾臀、背 平、縮下巴、眼睛平視前方。 良好身體體線: 脊椎的體線:背平、不駝背、腹部不下垂、左右 對稱不側彎。 膝部的體線:動作施實時膝部及足尖成一直線、 下蹲時膝部不超過足尖。 肩胛帶的體線:肩部放鬆及下壓。 第三節 增進柔軟度的運動處方 伸展運動訓練的生理效益 伸展運動的運動處方指引 伸展運動訓練的生理效益 增加肌肉的長度與身體的柔軟度 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 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改善神經系統 促進養分傳遞與乳酸的代謝 常見的伸展運動形式 ☆靜態伸展:緩慢地拉長肌腱與肌肉,至有點緊又不會太緊的伸展狀態,並維持一段時間後,再回復到休息狀態。 ☆彈震式伸展:以快速的彈震動作拉長與放鬆肌腱及肌肉。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讓欲伸展的肌群,先進行6秒的主動收縮,隨後立即進行輔助式的伸展動作10~30秒。 伸展運動的運動處方指引 ACSM在1998年與2010年曾提出了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指引,如表7-11。在編排伸展運動的訓練計畫時,除了依據表7-11的指引內容開立之外,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當肌肉處於溫熱狀態時,伸展效果更佳。 在體適能訓練前與/或體適能訓練後,應實施伸展運動,特別是訓練後,伸展運動應有益於肌肉酸痛的減緩。 對於肌力型、爆發力型以及耐力型的運動項目,將伸展運動安排在運動後是比較恰當的。 伸展運動可能無法預防大部分的運動傷害,僅能預防肌肉、肌腱與韌帶軟組織的傷害。 伸展運動必須包含身體的所有大肌群。 彈震式伸展適用於具彈震式動作的運動項目,例如:籃球。 對於需要柔軟度的運動項目,例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