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含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例如:2-羟基-3-氯丁二酸 (2R,3S)- (2S,3R)- (2S,3S)- (2R,3R)- 2-羟基 -3-氯丁二酸 对映体 对映体 非对映体 非对映体之间在化学、物理性质上有较大的区别。 非对映异构体:没有对映关系的旋光异构体。 A B C D 3.两对对映体之间,彼此两两互为非对映体。 4.分子式、结构式相同,含n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旋光异构体总数 =2n 1.分子式、结构式相同,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旋光异构体总数= 22 =4。 2.两对对映体,A与B是一对对映体,C与D是一对对映体。A与B或C与D分别等量混合组成两种外消旋体。 结论: 三、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 (2R,3S) (2S,3R) (2S,3S)- (2R,3R)- A B C D 举例:酒石酸 A和B分子有对称面,无旋光性。一个手性碳的旋光性正好被分子内另一构型相反的手性碳所抵消 内消旋体——含有手性碳原子的非手性分子,内消旋体没有旋光性。表示:(R, S)-meso-酒石酸 3.一对对映体(C与D)和内消旋体(A或B)之间,彼此两两(A与C或A与D)互为非对映体。 1.分子式、结构式相同,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旋光异构体总数=3。 2.一对对映体(C与D)和一个内消旋体(A或B)。 4.C与D等量混合组成一种外消旋体。 结论: §第四节 环状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 无对称面 无对称面 在奇数碳环中,若二个取代基不相同,则无论顺反异构,都有旋光性 若二个取代基相同,则1,2-取代与1,3-取代的情况就不同。 有对称面 有对称面 无对称面 无对称面 在偶数碳环中,反-1,2-二甲基环己烷是有手性的,在它的平面结构式中,没有对称面也没有对称中心,结论也是有手性。 (1S,2S) (1R,2R) 无对称面或对称中心, 有手性。 1,4-二甲基环己烷,顺式有一个对称面没有对映异构,反式有一个对称中心也没有对映异构。 对称面 对称中心 (顺/反)-4-氨基环己醇,环己烷作为偶数碳环,可看作双键,有对称面,所以不是手性分子,没有旋光。 反式-4-氨基环己醇 顺式-4-氨基环己醇 §第五节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一、丙二烯型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在丙二烯型分子中当两端的双键碳原子上各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则分子中既无对称面又无对称中心,分子具有手性。 二、联苯型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2,2’ -二羧基-6,6’-二硝基联苯分子的一对对映体 在联苯型分子中,当两个苯环的邻位上都连有体积较大的基团时,基团将阻碍两个苯环绕碳碳单键的自由旋转,使得两个苯环不能在同一平面上。上述分子中既无对称面又无对称中心,分子具有手性。 §第六节 旋光异构体的性质 一、对映体的性质 对分子式相同、结构式相同,互为实物和镜像不能重叠的一对对映体来说,二者都是手性分子,但在非手性条件下二者的理化性质完全相同,没有手征性,只有在手性条件下其手征性才能表现出来。 一对对映体就好比是两个螺纹相反的螺丝钉,木制品对它们来说,就是非手性条件,这两个螺丝钉都能旋进去,性质相同,没有手征性;而螺丝帽则为手性条件,只有与螺丝帽螺纹方向一致的螺丝钉才能旋进去,二者性质不同,具有手征性。 非手性条件:加热、溶剂、非手性试剂和催化剂等 → 一对对映体的 m.p、 b.p、 S以及一般实验条件下的化学性质相同。 手性条件:平面偏振光(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的叠加)、酶等 → 一对对映体旋光活性不同(比旋光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生物体内的一系列酶催化反应,二者的生理作用差别很大,例如:青霉素在含有外消旋酒石酸的培养液中生长,右旋酒石酸被消耗掉,溶液逐渐由无旋光活性变成左旋,又如:将外消旋的苹果酸溶液经皮下注射在兔子身上,被吸收的是左旋体,右旋体则从尿中排泄出来。 二、非对映体的性质 非对映体之间、外消旋体与对映体之间理化性质不同。 其物理性质的不同表现在: m.p、 b.p、 S、旋光性等; 而化学性质则主要表现在:反应速率不同 (I) (I) (Ⅱ) (Ⅲ) (+)-酒石酸 (-)-酒石酸 (R) (R) (R) (R) (S) (S) (S) (S) mp [?]D(水) 溶解度(g/100ml) pKa1 pKa (+)-酒石酸 170oc +12.0 1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_1选编.ppt
- 部分操作题代码课程.doc
- 1-1我们关心天气选编.ppt
- 13肝脏疾病检验选编.ppt
- 《童年》练习题(含)课程.doc
- 1-1线性代数-二阶行列式的引入选编.ppt
- 13光的衍射与偏振激光选编.ppt
-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最新选编.ppt
- 1-2脊神经-32选编.ppt
- 《汽车理论》知识点课程.doc
- 备战2016高三化学北京名校模拟题分项版:专题14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原卷版)课程.doc
- 1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选编.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课程.doc
- 【完整版-HTML代码简介说明-适合新手】素材.ppt
-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最全)课程.doc
- 1课《人类的形成》世界历史选编.ppt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竞赛第13讲烃类化学课程.doc
-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课程.doc
- 1劳动用工管理实务操作技巧7.10最终-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选编.pptx
- (广东专版)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考点通关课程.doc
文档评论(0)